圖為小林製藥的保健品「紅麴膽固醇顆粒」。(共同社)
【共同社9月18日電】圍繞小林製藥公司「紅麴」(紅曲)保健品的健康受損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18日透露,從產品原料中偵檢的未預料到的3種物質中,此前未完成解析的2種物質已查明不具有腎毒性。由此確認造成腎功能障礙的原因物質是源自青黴的軟毛青黴酸。
厚勞省認為,製造保健品原料的工廠在培養紅曲時有青黴混入,產生了軟毛青黴酸。在小林製藥的大阪工廠(去年12月關閉)的種菌培養室、子公司的和歌山工廠的乾燥室和培養罐花粉內壁等處採集到了青黴。
根據日本腎臟學會的分析,攝入保健品後出現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多為腎小管受損導致無法重新吸收人體所需成分的「範可尼症候群」。厚勞省和國立醫藥品食品衛生研究所在5月底公佈了3種物質的檢驗情況,並宣佈稱通過小鼠實驗確認軟毛青黴酸會引起腎小管壞死。剩餘2種物質的腎毒性解析當時還在繼續進行。
據厚勞省消息,軟毛青黴酸以外的2種物質被認為是紅曲保健品有效成分Monacolin K(洛伐他汀)在青黴作用下變化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