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首頁
政策
政策
科學研究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科學家訪談
經濟・社會
經濟・社會
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留學政策
留學生活
交流
交流
視頻
視頻
超連結集
公共團體 財團法人
政府關聯機構
日語學校一覽
日本高等教育機構
ARCHIVE
關於我們
訂閱郵件雜誌
日本地震調查委:同時公佈南海海槽大地震兩種發生概率,稱「隨時可能發生」
日本文科省將遴選優秀私立大學作為研究基地,下年度起向10所院校投入51億日元
京都大學開發出不使用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易於實現大型化
長鼻猴的雄性:碩大鼻子造就個性聲音,用於彼此識別?
日美簽署尖端科技7個領域合作備忘錄
日本移動出行展迎來媒體日 豐田發佈「卡羅拉」概念車
【2025諾貝爾獎綜述】坂口、北川堅持研究雙雙獲獎,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
東京大學開發出超輕堅韌的「人工丝瓜络」,利用負電荷排斥反應構築立體網狀結構
日本地震調查委:同時公佈南海海槽大地震兩種發生概率,稱「隨時可能發生」
日本文科省將遴選優秀私立大學作為研究基地,下年度起向10所院校投入51億日元
京都大學開發出不使用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易於實現大型化
長鼻猴的雄性:碩大鼻子造就個性聲音,用於彼此識別?
日美簽署尖端科技7個領域合作備忘錄
日本移動出行展迎來媒體日 豐田發佈「卡羅拉」概念車
【2025諾貝爾獎綜述】坂口、北川堅持研究雙雙獲獎,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
東京大學開發出超輕堅韌的「人工丝瓜络」,利用負電荷排斥反應構築立體網狀結構
編輯部推薦
【2025諾貝爾獎綜述】坂口、北川堅持研究雙雙獲獎,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專訪】北川進:「無用之用」是研究的一條重要原則
詳訊:北川進等3人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專訪】坂口志文:癌症將不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
諾貝爾獎醫學團隊開發出用調節性T細胞抑制天皰瘡方法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坂口志文教授及兩位美國科學家,表彰其發現調節性T細胞
科學研究
更多>
日本地震調查委:同時公佈南海海槽大地震兩種發生概率,稱「隨時可能發生」
京都大學開發出不使用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易於實現大型化
長鼻猴的雄性:碩大鼻子造就個性聲音,用於彼此識別?
【2025諾貝爾獎綜述】坂口、北川堅持研究雙雙獲獎,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
東京大學開發出超輕堅韌的「人工丝瓜络」,利用負電荷排斥反應構築立體網狀結構
產綜研:電極內分子離子的移動速度快於鋰離子,有望催生新型二次電池
政策
更多>
日本文科省將遴選優秀私立大學作為研究基地,下年度起向10所院校投入51億日元
JST公佈11所大學入選EXPERT-J項目,推進國際人才環流
日本AI戰略本部召開首次會議:年內制定基本計畫,出台支援措施反轉地位
文科省委員會探討科學復興:將日本打造為國際人才環流樞紐需要國民的理解
日本第7期科技創新基本計畫的三大支柱:科學復興、重要技術領域的強化、與安保聯動
日本文部科學省構建材料領域大規模基礎數據庫,啟動ARIM數據共享
經濟・社會
更多>
日立宣佈將向美國投資超10億美元,布局先進位造、電力基礎設施及人才培養
日本65歲以上老人估算達3619萬人,自1950年以來人口占比持續升高
【創新日本走訪】(23)人眼看不見的光線改變檢查方法——高光譜成像內窺鏡
【創新日本走訪】(22)開發全新思路的圓偏光轉換薄膜,期待提升光合作用及太陽能電池效率
【NISTEP調查】日本科技實力下滑未見改善,除專利外各項數據不容樂觀
大和總研報告:日本應積極接納外國人,有助於緩解人口減少
教育
更多>
東京大學設立「宇宙資源合作研究機構」,開設全新「宇宙資源學」科目
文部科學省「全國學生調查」結果:亦存在數據科學教育落後的大學
OECD《教育概覽2025年版》顯示日本在高等、學前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明顯低於OECD平均水平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首爾奪冠,東京第2、京都第18
少年啊,要「擁抱大石」!——自幼癡迷化石學者在故鄉愛知發現1800萬年前的海草化石
【日美中韓高中生科學意識調查】日本學生對課堂內容感興趣,但探索意願較低
交流
更多>
NVIDIA與富士通,樹立AI時代的合作範式
京都大學設立革新性測量設備開發基地,助力強化日本競爭力
JST啟動「LOTUS」項目:引進優秀印度英才,通過「國際人才環流」實現知識協同效應
大阪大學醫學系公佈招募美國研究人員資訊,擬引進100人
日本東北大學啟動「ZERO INSTITUTE」——集結海內外青年學者,打造自由研究平台
日英舉辦半導體聯合研討會:確認合作機制,通過青年交流深化人際關係網路
視頻
更多>
【視頻】THE MAKING(329)布丁的生產過程
【視頻】THE MAKING(328)銅像是這樣製成的
【視頻】THE MAKING(327)久壽糕的製作方法
【視頻】THE MAKING(326)網購商品是怎麼出貨的
【視頻】THE MAKING(325)卡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視頻】THE MAKING (324)味淋的製造過程
共同社
日美簽署尖端科技7個領域合作備忘錄
日本移動出行展迎來媒體日 豐田發佈「卡羅拉」概念車
美白宮公佈川普訪日拉動投資相關說明文件
比亞迪計畫明年夏季在日本發售純電微型車
更多共同社資訊>>
最新消息
科學研究
日本地震調查委:同時公佈南海海槽大地震兩種發生概率,稱「隨時可能發生」
政策
日本文科省將遴選優秀私立大學作為研究基地,下年度起向10所院校投入51億日元
科學研究
京都大學開發出不使用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易於實現大型化
科學研究
長鼻猴的雄性:碩大鼻子造就個性聲音,用於彼此識別?
科學研究
【2025諾貝爾獎綜述】坂口、北川堅持研究雙雙獲獎,呼籲政府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
科學研究
東京大學開發出超輕堅韌的「人工丝瓜络」,利用負電荷排斥反應構築立體網狀結構
科學研究
產綜研:電極內分子離子的移動速度快於鋰離子,有望催生新型二次電池
科學研究
【先驅科研人】解明妊娠及分娩期母親大腦發生的變化,為產科醫療提供基礎認知開闢道路
科學研究
國環研等開發出分析森林與大氣物質遷移的裝置,旨在探究其對氣候的影響
科學研究
筑波大學研究發現:日本和臺灣的天然扁柏於100萬年前發生遺傳分化
科學研究
【人物】用拓撲物質探索新一代材料,聚焦電子物性,創造更加便利的產品
科學研究
理研:對氣味的好惡感知由不同的神經廻路結構產生
科學研究
理研揭示植物識別寄生線蟲的機制,鑑定出引發免疫反應的關鍵肽與接受者
科學研究
日本鐵道綜研成功完成超導穩定供電,已在JR中央本線的運行車輛上完成驗證
科學研究
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開發出癌症光免疫治療用多功能液體金屬奈米化合物,通過乳酸菌與液體金屬的融合實現癌症的視覺化、診斷及治療一體化
科學研究
日本中部大學:食用刺梨仙人掌可改善脂質代謝,健康功效獲科學證實
科學研究
東京大學等發現:綠海龜食用的水母,營養價值出人意料
科學研究
【日本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患病,8年間患病人數增至1.4倍
科學研究
【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專訪】坂口志文:癌症將不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
科學研究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專訪】北川進:「無用之用」是研究的一條重要原則
科學研究
筑波大學、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慶應義塾大學聯合開發出特殊金剛石探針,成功實現超高速變化電場的局部測量
科學研究
JAXA公開下一代衛星技術驗證機,將利用美國新興企業的火箭發射
科學研究
2025年本田獎授予推動「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實用化的伊賀健一教授
科學研究
京都大學發現導致心力衰竭的「擴張型心肌症」症狀惡化的相關基因
科學研究
東京大學發現螞蟻擬態花,通過「受傷螞蟻」的氣味吸引傳粉者
科學研究
巨型地下空洞竣工——揭示宇宙與物質之謎的粒子觀測裝置「超級神岡探測器」即將安裝
科學研究
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性科學家日本鼓勵獎:6名青年科學家獲獎
科學研究
大阪大學D3中心試運行NEC的新型超級電腦,導入計算履歷記錄與管理技術
政策
JST公佈11所大學入選EXPERT-J項目,推進國際人才環流
教育
東京大學設立「宇宙資源合作研究機構」,開設全新「宇宙資源學」科目
基於最新的30篇文章統計
專題報導
國際交流
專欄作者介紹
小岩井忠道
瀧川 進
戴維
陳小牧
李鷗
安寧
容江
餘錦澤
馬場錬成
日本科學未來館 科學交流員
更多>>
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