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首頁
政策
政策
科學研究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科學家訪談
經濟・社會
經濟・社會
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留學政策
留學生活
交流
交流
視頻
視頻
超連結集
公共團體 財團法人
政府關聯機構
日語學校一覽
日本高等教育機構
ARCHIVE
關於我們
訂閱郵件雜誌
>
交流
>
交流
交流
日本東北大學啟動「ZERO INSTITUTE」——集結海內外青年學者,打造自由研究平台
日英舉辦半導體聯合研討會:確認合作機制,通過青年交流深化人際關係網路
文科省公佈2023年度國際研究交流調查結果:研究人員的進出數量均呈恢復趨勢
【國際人才環流】東北大學:以「多功能纖維」挑戰腦功能解析,同時測量生物電信號與神經化學物質——專訪郭媛元副教授
【國際人才環流】京都大學:數學、醫學、生命科學交匯處的數理建模——專訪李聖林教授
「日本人對中國的意識調查」結果分析:通過對話克服「記憶的延續」
【國際人才環流】筑波大學:為全球農業設計綠色解決方案——專訪Tofael Ahamed副教授
名古屋大學、岐阜大學糖鏈生命核心研究所與ToMMo簽署關於糖鏈與佇列融合的備忘錄
【國際人才環流】利用離岸觀測開創海嘯預警新方法——專訪JAMSTEC王宇晨研究員
日美韓國立研究所啟動聯合項目:加強氫能源、地震和氣溶膠觀測等經濟安全重要技術領域的合作
「永續發展社會的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2024」: 科技外交是創新創造的重要環節
新藥研發初創企業「Renascience」負責人加藤翔解釋為何東北大學今夏開設美國大學研究室
【調查】73.1%的日本人對中國無親近感,與對美國、韓國、臺灣差別鮮明
島津製作所與日本東北大學4月合作開設共創研究所,旨在闡明高抗氧化作用的超硫分子作用
日本對中國、俄羅斯的親近感降至最低,對美韓歐印東南亞的親近感上升
【國際人才環流】RIKEN:卓越的尖端電子顯微鏡技術為自旋電子學領域開闢新道路——專訪理研於秀珍課題組長
【國際人才環流】QST:致力於放射性藥品的研發和改良,同時為技術傳承做出貢獻——專訪張明榮部長
中日聯合民調結果公佈,兩國民眾彼此印象均惡化
【國際人才環流】NIED:通過革新式使用雷達,構建水災韌性社會——專訪Shakti P.C.博士
【國際人才環流】NIMS:通過超隔熱新材料初創公司為社會作貢獻——專訪Rudder WU主任研究員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