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1:00:00:12 【先驅科研人】開發堆疊晶片的3D封裝技術,從日本開闢半導體新時代
-
2025:03:26:00:00:12 【先驅科研人】將「形式語意學」引入自然語言處理,提示判斷依據實現可信賴的AI
-
2025:02:20:00:00:13 【先驅科研人】理解細胞功能並操作,以開發副作用較少的新療法為目標
-
2025:01:29:00:00:13 【先驅科研人】通過貝殼與生物骨骼解讀歷史環境,以確立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技術
-
2024:12:19:00:00:13 【先驅科研人】解明日本囊對蝦的免疫功能,探索日本養殖業的可能性
-
2024:12:06:00:00:12 【先驅科研人】通過「有機宇宙化學」探索生命起源,從極微量的火星粒子中找出微生物
-
2025:05:16:00:00:12 九州大學利用植物來源物質製作再生牙齒牙牀,成功培養出人類牙髓幹細胞
-
2025:05:15:00:00:11 理研發現可抑制過度焦慮的腦神經廻路,為治療精神病疾患開闢新路徑
-
2025:05:14:00:00:13 東京科學大學等證實:血管生成抑制劑聯合免疫CP抑制劑對MTM/VECT型肝癌有效,為惡性肝癌治療提供新策略
-
2025:05:14:00:00:12 北海道大學發現癌症惡化機制,關鍵在於癌症組織的「硬度」
-
2025:05:14:00:00:11 京都大學發現抑制甜食愛好者體重增加的腸道細菌,有望應用於開發肥胖及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
2025:05:13:00:00:12 慈惠醫大全球首次成功開發出腎功能不全模型小鼠,為解明慢性腎臟病的病理、異種移植和再生醫療帶來新可能
-
2025:04:30:00:00:11 日本分子研成功觀測到在光照射下分子獲得「芳香性」的瞬間
-
2025:04:21:00:00:11 東京大學通過與大規模語言模型對話,成功設計出有機分子
-
2025:04:14:00:00:11 京都大學成功合成出二芳基乙烯融合二聚體雙閉環結構,有望通過光電刺激成為功能性分子材料
-
2025:04:08:00:00:13 名古屋大學利用人工光合作用成功合成醫藥原料與綠氫
-
2025:03:28:00:00:12 NTT與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發現一種使光發生逆向折射的新型材料構造
-
2025:03:27:00:00:12 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成功在二維材料上實現二氧化釩超薄膜化,合成出廉價的新一代柔性材料
-
2025:03:31:00:00:11 信州大學和千葉大學開發出氣味追蹤無人機,創下「最大5米範圍」的世界紀錄
-
2025:03:21:00:00:13 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聯合開發出「世界最大」生物混合型機械手,採用人體由來培養肌肉驅動
-
2025:02:19:00:00:14 【特集】利用金屬3D列印機開發椎間融合器,提升骨骼強度,精密製作細結構(下)
-
2025:02:19:00:00:12 京都大學開發出小型便攜的新型全反射量子紅外線光譜儀
-
2025:02:18:00:00:13 【特集】利用金屬3D列印機開發椎間融合器,提升骨骼強度,精密製作細結構(上)
-
2025:01:20:00:00:11 日本產綜研製作出熱傷害極小的蜻蜓複眼式模具
-
2025:05:12:00:00:12 筑波大學和東京大學發現:高齡駕駛者有同乘者時事故風險降低
-
2025:04:01:00:00:13 電動汽車的行駛中路面無線供電,首次公路實驗在千葉縣柏市進行
-
2024:11:29:00:00:12 自動駕駛的社會應用,是感受科技普及的好時機
-
2024:11:06:00:00:13 廣島大學發現重型卡車搭載的自動剎車系統在防止駕駛中打瞌睡的效果有限,與未搭載車輛無顯著差異
-
2024:10:15:00:00:13 解讀豐田與日產投資1萬億聯手開發EV電池
-
2024:05:31:00:00:01 大阪大學基礎工程研究科與KG Motors簽署自動駕駛開發合作研究協議
-
2025:05:13:00:00:11 愛媛大學從日本沿岸11種齒鯨魚體內偵檢300餘種有機鹵素化合物,人工污染物質與天然來源並存
-
2025:05:09:00:00:12 JAMSTEC聯合東京大學、東京理科大學成功研發出纖維素製成的透明紙杯及環保型紙板材料
-
2025:05:01:00:00:13 關注冰河表面沉積物的「暗色化」物質,揭開成因之謎,提升氣候變化的預測精度
-
2025:04:30:00:00:12 日本原子能機構著手開發鋂材料核電池,期待實現「半永久電源」
-
2025:04:28:00:00:12 大阪大學成功研製出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金屬自催化反應器
-
2025:04:22:00:00:11 QST和NTT全球首次利用AI高精度預測大型核融合裝置中的電漿約束磁場
-
2024:10:31:00:00:13 京都大學發現大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現象與地震的物理機制
-
2024:07:22:00:00:01 世界頂級實物大小的試驗機正式啟動,有望提高隔震結構的可靠性
-
2024:07:19:00:00:01 島津製作所子公司推出可3D鳥瞰降雨狀況的氣象應用軟體
-
2024:04:16:00:00:01 日本產綜研揭示阿蘇山「不為人知的大噴發規模」,火山碎屑流流至110公里外
-
2024:03:14:00:00:01 日本東北大學國井泰人副教授:如何預防災害關聯的死亡,重點關懷高風險人群
-
2024:01:26:00:00:02 新潟大學和東京海洋大學等全球首次發現東日本大地震在日本海溝底部造成的斷層崖
-
2025:05:15:00:00:12 JAMSTEC在日本深海底發現15個新物種和超過7000歲的珊瑚
-
2025:05:08:00:00:13 機器人2050年之前建造「月球都市」,日本東北大學等公開變幻自如的AI原型機
-
2025:05:07:00:00:11 關西學院大學等發現火星內部的液態岩漿或形成於星體誕生初期
-
2025:04:25:00:00:11 日本產綜研等確定月球鈦鐵礦富集地,可用作基地建設資源
-
2025:04:17:00:00:12 埼玉大學:探究半人馬座星系中心高溫氣體流動與星系團的形成過程
-
2025:04:17:00:00:11 東京大學等71年長期調查:日本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塑料垃圾近10年再次激增
-
2024:10:11:00:00:13 神戶大學等研發出橋樑翻新塗裝時使用的脫鹽防鏽貼布,可像膏藥一樣去除「腐蝕」根源
-
2023:10:24:00:00:01 日本土木工程學會公佈21 項土木工程遺產,體現「工程之美」
-
2023:05:18:00:00:04 大阪公立大學天尾豐教授:人工光合作用,首先用於住宅
-
2023:05:10:00:00:01 日本建設技術研究所用雷射檢查隧道,減輕工作負擔
-
2023:03:28:00:00:01 東京學藝大學等發現維管束的數量和排列影響植物莖的構造,期待應用於中柱設計
-
2023:02:22:00:00:03 咦,大樓斜了!——東北大學等闡明錯視系由身體的傾斜和移動引起
-
2024:12:26:00:00:11 農研機構與東大開發出可在飼料用昆蟲體內高濃度積累氨基酸的技術
-
2024:12:18:00:00:11 東京理科大學發現:植物間通過氣味進行交流,存在沒有嗅覺也能相互識別的分子機制
-
2024:12:03:00:00:12 筑波大學等發現土壤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標定對大豆田的土壤評估有效
-
2024:12:02:00:00:11 Kazusa DNA研究所等大規模解析成功大麥基因組的多樣性,品種改良中活用複雜DNA資訊成為可能
-
2024:11:20:00:00:11 日本農研機構和宮崎大學發現:感染共生細菌的雌蟲比未感染雌蟲具有繁殖優勢,為使用「天敵昆蟲」的害蟲防治策略提供新見解
-
2024:11:14:00:00:11 埼玉大與水產技術研發現,有害赤潮浮游生物通過釋放活性氧來維持光合作用是造成嚴重災害的原因
-
2025:05:07:00:00:12 2025年度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2):青年科學家獎、研究支援獎
-
2025:05:02:00:00:13 2025年度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1):開發、研究、技術、科學技術振興、理解增進五部門
-
2025:04:07:00:00:11 Rigaku發佈NDI3D快閃記憶體缺陷的新技術,榮獲半導體光刻國際學會最高獎項
-
2025:03:07:00:00:12 島津製作所金本和樹在全球最大規模AI競賽「Kaggle」中榮獲金獎
-
2025:01:31:00:00:13 光纖技術領域最高榮譽——約翰·丁達爾獎授予千歲科學技術大學鈴木博士,表彰其在大容量長距離光通信方面做出的先驅性貢獻
-
2025:01:23:00:00:13 【Japan Prize】日本國際獎授予化合物半導體與海洋生態系統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