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名古屋商科大學等研發出「AI人形淨琉璃機器人」 可通過深度學習實現情感表達

2025年09月26日 資訊通信

名古屋商科大學經營學部的蔡東生教授、都留文科大學文學部的早野慎吾教授、高知大學教育學部自然科學系的續木大介講師、德島大學研究生院社會產業理工學研究部的浮田浩行講師、琉球大學人文社會學部的井伊菜穗子副教授、東京外國語大學的江澤實紀(博士研究生)、筑波大學的新莊由佳(碩士研究生)、Yamaguchi機器人研究所的山口仁一等人的研究團隊於8月19日宣佈,成功開發出了通過深度學習人形淨琉璃木偶動作實現情感表達的「AI人形淨琉璃機器人」(如圖)。

title

圖1 文樂(日本傳統木偶戲)的鏡姿造型,8月18日拍攝於修復前(供圖:都留文科大學 早野慎吾教授)

title

圖2 研發成員與完成後的人形淨琉璃機器人。從左至右依次為:澤井伸傳統工藝師、早野慎吾教授、續木大介講師、山口仁一、浮田浩行講師、西川柳玉、西川古柳、蔡東生教授、江澤實紀博士生、新莊由佳碩士生、井伊菜穗子副教授(供圖:都留文科大學 早野慎吾教授)

title

圖3 記者發佈會的情景(供圖:都留文科大學 早野慎吾教授)

研究著眼於未來家用機器人的普及,作為「研發可傳遞構建人機自然關係所需情感的機器人」項目的一環而展開。旨在通過解析情感表達培養對他人的理解能力。

此次研究團隊對人形淨琉璃的一種——八王子車人形(重要無形民俗文化遺產)「西川古柳座」的西川古柳操作的木偶動作進行深度學習,並通過機器人實現了動作再現。機器人服飾由八王子傳統工藝師澤井伸製作。

文樂(日本傳統木偶戲)通常需要3個人操作1個木偶,而八王子車人形通過讓操控者乘坐內置轆的箱體內實現單人操控。

此次研發的機器人為上半身結構,為再現淨琉璃人偶的複雜動作,設有32個旋轉軸,相比普通機器人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