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首頁
政策
政策
科學研究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科學家訪談
經濟・社會
經濟・社會
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留學政策
留學生活
交流
交流
視頻
視頻
超連結集
公共團體 財團法人
政府關聯機構
日語學校一覽
日本高等教育機構
ARCHIVE
關於我們
訂閱郵件雜誌
>
科學研究
>
電子電氣
電子電氣
分子的方向與形狀參與分子的電響應,為資訊元件的高密度化與節能化開闢道路
名古屋大學開發出革新性提升燃料電池耐久性的技術,利用水溶性富勒烯類衍生物將電解質膜壽命延長10倍
大阪大學利用圓筒內壁鋸齒狀葉片構造自發產生超強磁場,無需外部磁場
早稻田大學利用摺紙與剪紙的複合結構,實現高性能可伸縮電子部件實用化
電力中研開發出可對氧化物全固態電池進行多功能評估的多層特殊單元,成功闡明劣化原因
大阪大學發現用雷射生成世界最強級別質子束的原理,有望應用於癌症治療裝置
熊本大學從天然黏土礦物中提取出奈米片,層疊後獲得固態電解質,可在中低溫區域發揮作用
東京大學與AGC合作,實現半導體玻璃基底層的100萬倍速加工
理研、東大和筑波大基於量子論構建新理論體系,推翻70年來的定論
早稻田大學視覺化小鼠體內金奈米粒子分佈,利於長期追蹤藥物實現有效的癌症治療
阪大等全球首次觀測到室溫下通過半導體pn結合的自旋傳導,為抑制電力增長開闢道路
東京大學通過光技術直接觀測磁體的離散值,為開發由電子存儲資訊的量子器件開闢道路
日本東北大學成功實現控制旋轉分子的「取向」與「形狀」的電響應,有望應用於高密度資訊存儲元件
無人機化身「空中避雷針」,NTT全球首次實證成功
日本分子研在具有螺旋結構的有機超導體中觀測到超導狀態下的強烈非互易傳導
北陸先端大開發出可通過磁鐵與光控制的奈米粒子,有望應用於癌症治療
NIMS等利用雷射加熱產生的「自旋扭矩」提高HDD記錄效率
理研等通過極薄層實現電子調控,有望應用於超導設備
理研與京大聯合團隊發現基於「扭轉」效應的超導態控制新方法
東京大學成功改良功率半導體電路,將電力損耗降低30%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頁 »
科學家訪談
生物醫藥
化學材料
機械/機器人
電子電氣
汽車與運輸
資訊通信
能源環境
抗災防災
海洋宇宙
建築與城市
農林牧漁
科學・技術獎
國際交流
專題報導
超連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