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聚焦:日本減排目標自稱「雄心」卻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2025年02月27日
title

2023年11月24日攝於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社)

【共同社2月25日電】日本將新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敲定為「到2035年度較2013年度減排60%,到2040年度減排73%」,併向聯合國報告。日本政府強調上述目標「頗具雄心」,但卻不及將升溫幅度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控制在1.5度以內的《巴黎協定》水平。在美國決定退出《巴黎協定》導致國際合作可能陷入停滯的情況下,日本的態度也受到外界的批評。

▽失望

「日本是理應在氣候變暖對策上引領世界的發達國家且排放量較多,卻併未達到必要的(減排)水平,對此非常失望。」日本政府本月18日經內閣會議敲定新目標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本發表了抗議聲明。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估算,要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需要全世界平均到2035年比2019年減排60%。與日本作為比較標準的2013年度相比,應該要減排66%,大幅低於該比例的日本政府新目標在政府討論階段就受到外界痛批。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稱,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創觀測史新高,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55度。山林火災和暴雨頻發,農作物歉收等的影響也顯現出來。當務之急是採取對策,情況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退出多米諾骨牌

不少發展中國家呼籲,歷史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率先採取減排措施。但排放量全球第二的美國在總統川普就任後不久就決定退出《巴黎協定》。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1月在巴西舉行,聯合國要求各國在本月10日之前提交新目標,但參加《巴黎協定》的近200個國家中9成以上併未提交。遲交併無懲罰措施,但有觀點認為這反映出各國努力減排的意願下降。

阿根廷總統米萊正在討論追隨美國的腳步退出協定。可見美國的舉動也影響到了對氣候變暖對策態度消極的國家,可能會引發「退出多米諾骨牌」現象。

▽火力依賴

日本力爭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此次的減排目標是將2013年度實際排放量與2050年的直線連接計算得出的。政府主張與1.5度目標相整合,但對去碳化態度積極地企業團體等批評稱「絕非有雄心的態度」。在向國民公開徵集意見的結果中,約3000份的8成以上意見要求政府製定更高的減排目標。

無法提升減排目標的理由之一是在整體發電量中對火力發電的依賴度較高。新《能源基本計劃》中提出2040年度火力發電比例仍在三至四成。可再生能源等能帶動減排的材料匱乏也是現狀之一。

NPO組織「氣候網路」的代表淺岡美惠指出,「目前的減排措施將對未來一代產生重大影響。儘早製定減排溫室氣體和擺脫化石燃料的路線明明不可或缺,但日本製定的目標卻過於寬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