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團隊研究發現白堊紀海洋是「烏賊的天下」

2025年07月01日

【共同社6月28日電】日本北海道大學副教授伊庭靖弘(進化古生物學)的團隊26日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以往觀點認為1億至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海洋生物以菊石和魚類為主,但上述團隊發現當時的海洋實際上是「烏賊的天下」。由於烏賊沒有外殼和骨骼,作為化石很難被發現,此前從未被納入白堊紀海洋的生態圖景。

研究團隊開發出新技術,將岩石以百分之一毫米精度逐層切削拍攝、數字化立體重現內部包括微小化石在內的所有化石。從北海道各地的白堊紀岩石中鑑定出263個烏賊喙部硬組織化石,平均尺寸約為4毫米。

根據發現的喙部形態將烏賊分為40種,其中一部分與現代烏賊很近似。從對不同年代岩石的觀察推斷出,烏賊約在1億年前出現,在之後600萬年間迅速多樣化。個體數量可能超過當時繁盛的菊石。

研究認為,烏賊捨棄了同為頭足類的菊石所擁有的外殼,進化出有利於捕食的高度游動能力與敏捷行動所需的智力,因而比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後呈現多樣化的魚類和鯨魚等更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站穩腳跟,且至今仍處於核心位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