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現役科考船「橫須賀」號。(供圖: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
【共同社7月18日電】日本文部科學省日前基本決定,新造一艘可裝載深海探測器進行航海的母船。新母船將作為老化的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現役母船「橫須賀」的後繼船,力爭2030年代建成。新母船將採用能裝下多台載人和無人探測器的結構,一次航海就能高效開展對海底地形、資源和生態系統的調查。
文科省打算在2026年度預算申請中列入相關費用。設想用1~2年設計,用3~4年建造,預計整體耗資數百億日元。
日本有一半的專屬經濟區(EEZ)水深超過4000米,也有不少海域超過6000米。對於開展大地震震源區域研究和稀土開採而言,深海探測不可或缺。
除了海洋機構的載人潛水調查船「深海6500」、可下潛至水深8000米處的無人深海巡航探測器「浦島」,新母船還設想同時裝載正在開發的、力爭實現全球最深1.1萬米航行的無人探測器。
現役母船「橫須賀」建成於近35年前,船體、管線、設備均在不斷老化。此外,也有研究人員指出考慮女性登船的中隔區域設計較少等船內環境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