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學者在中國】從讀博士開始在中國做研究

2020年05月08日 交流

更多請看:【日本學者在中國】專集

① 請問您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契機是什麼?

小學時,我曾夢想成爲一名歷史學家,但在學校的成績並不理想。中學和高中時遇到了誨人不倦、百教不厭的理科老師之後,開始對地衣類的菌類生態產生興趣,大學選擇了生物學專業。但因種種終極因數放棄了報考理科的研究生院,到茨城大學學習了本草學歷史。2004年碩士畢業後,到浙江大學留學4個月時間學習了初級中文後,同年秋天進入中國科學院讀博士。我在中國的研究生活就這麼開始了。中科院裏還有很多不會說中文的南亞和北非的留學生。但本草學等融合了科學和歷史的科學史研究,除了理科知識外,還需要掌握文言文和現代漢語等語言能力。在指導教授和其他人的支援下我大量閱讀論文和書籍,用6年時間發表了學位論文。小學時代的夢想就這麼意外實施了。在中國,還有很多諸如此類實施自我的機會。

② 能否介紹一下您的研究課題?

我主要研究中日韓的古籍中出現的植物名稱和文化。中國和日本的醫書古籍中有很多難以確定的植物名稱。如果能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就會爲草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材料。另外,植物名稱在古典文學研究中也很重要,不能放任其一直模糊不清。「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在日本最早出現在8世紀的《出雲國風土記》中記載的植物,島根縣的大根島現在是牡丹花的一大產地,但日本並不是牡丹的原產國。風土記的研究人員對此也衆說紛紜、解釋不一。

不過,經過研究發現,《出雲國風土記》中記載的「牡丹」並非現在的牡丹花,而是一種紫金牛屬植物。研究同時還發現,中國正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稱呼現在的牡丹花爲牡丹的。這也是否定該書杜撰的證據。如果是在牡丹花傳到日本後撰寫的《出雲國風土記》,那麼這種紫金牛屬植物應該就不會被叫做「牡丹」了。

這種變化也影響了東亞的文化史和古典文學,更重要的是對漢方藥和中成藥的影響。例如,六味地黃丸配方中含有「牡丹皮」,原本處方記載在《金匱要略》中。我研究發現,從歷史來看,配方中使用牡丹花根的可能性很低,最初的六味地黃丸其實並沒有使用牡丹花根。但由於8世紀發生名稱的變化,現在的牡丹花使用了「牡丹」的名稱,所以現在的六味地黃丸配方中就含有了牡丹花根。現在使用的草藥配方是經過不斷改良的結果,如果有效且安全就無需將現在的處方變回原來的配方。但如果恢復爲原來的配方,也可能會發現未知的效果。麻黃鹼和青蒿素的發現證明中國醫學的傳統知識並非全部是迷信。不過,由於中藥配方還使用效果不明的物質和含劇毒的有害天然物質,所以也不能盲目相信。今後,不僅要科學地驗證各種草藥和處方,包括植物名稱的考證在内,都需要進行歷史學方面的驗證。

title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1249年)卷九的「牡丹」

③ 請介紹一下您所在的大學和研究室的情況。

我現在隸屬於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和哲學學院(http://ryxy.zjgsu.edu.cn/jp/)及東亞研究院。學院(本科)有日語專業、阿拉伯語專業和哲學專業。東方語言和哲學學院及東亞研究院是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支援的日本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每年會舉行3-4次國際研討會。另外,學院還與早稻田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等日韓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以歷史研究爲中心,在廣泛的領域開展研究活動。本學院的日語專業入選了2019年底公佈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全中國僅11所高校入選,除外國語大學外,只有吉林大學和本校入選。學院内的教職員基本都去日本留過學,因此即使不會說中文也完全沒問題。在浙江工商大學,與日本研究人員交流的機會甚至比在日本還多。最近幾年,中國的大學在積極僱用海外研究人員。可能會有人對在中國工作感到不安,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利用這樣的機會爲日中兩國各自的隊形變換做出貢獻。

title

在浙江工商大學舉行學術演講

④ 請介紹一下日本與中國研究環境的不同。

中國有核心期刊清單,非常受重視。人文社會學領域主要有兩個清單,分別是北京大學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南京大學出版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前者的最新版爲第8版,後者的最新版是2019年3月發佈的。不過,這些清單的權威性也會爲學術界帶來嚴重的不良風氣。不用說,中國也存在透過人爲操作來提高影響因子等在歐美也經常討論的問題。非但如此,中國還存在買賣論文等更爲嚴重的問題。不過,我認爲,雖然清單不夠完善,但畢竟可以存在一種標準來客觀評價研究成果。所以從整體來看,還是推進了學術研究。中國的很多研究生院規定,如果在校期間沒有在這些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則不能進行博士答辯。

另一方面,直到幾年前,中國的大學還一直在擴張,因此招聘了大量教師。那時就職的大學教師有碩士學位就足夠了。但現在,甚至取得一流大學和海外博士學位已經無法到大學就職,還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以及拉到外部資金等。與此同時,我還聽說過北京大學的博士到某農村當高中教師的事情。中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正在發生迅速的變化。

另外,研究生指導教授的資格檢驗很嚴格,應該可以說這也是中國的特點。中國大學教師的名片上經常寫着「碩導」或「博導」的頭銜,這表明擁有研究生指導資格。大學教師的晉升檢驗非常嚴格,大部分教師往往未能晉升教授就退休了。晉升不僅要求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職位數量也有限,競爭非常激烈。另外,還會發生因成績不佳而被降職,或者被分派做事務員等的情況。在日本,大學教師一半以上都是50多歲的教授,這一點也與日本大不相同。

中國知網」等學術網站也是很好的系統。每頁給付0.5元就能下載論文,還會顯示是否是核心期刊。論文的内容也轉換成了本文資料,因此能全文搜尋資料庫中的所有論文。學位論文可以利用該資料庫查重,以預防抄襲。

在日本,部分論文可以透過Cinii、J-Stage及各大學的資料庫等搜尋和下載,但很多時候必須要利用國會圖書館的影印服務等影印論文。日本可能存在論文著作權轉讓等障礙,但這樣下去的話,很難實施研究成果和資訊的跨領域共用。

不過,「中國知網」的缺點是沒有對研究人員的ID進行管理。中國有很多同名同姓的人,要想搜尋特定作者的論文,需要加上作者的所屬單位進行搜尋。但如果是有多個所屬單位的人或者換過表單位等,搜尋起來就會非常麻煩。Cinii系統在這方面做得就很好(關於在日本開展的與亞洲有關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論文,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有「中國亞洲研究論文資料庫」)。

科研費方面,中國還不能說完全開放。中國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按照文理進行了劃分,相當於日本的學術振興會支援基金。前者允許外國籍研究人員申請,但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則不允許外國籍研究人員申請。日本的學術振興會直接支援居住在海外的日本研究人員的體制也不完善。國際交流基金是支援外國人的,所以居住在海外的日本研究人員並不在支援物件之列。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在中國的大學等工作時,存在很難獲得研究經費的問題。獲取外部資金是持續推進研究所必需的,同時也是業績評估的主要指標,因此非常重要。目前,開展調查和參加會議的花銷大部分都是自掏腰包。即便如此,爲了因應嚴格的業績檢驗,也不得不使用個人資金維繫研究。

title

在浙江省工作的外國研究人員聚會

⑤ 您對日本的研究生和年輕研究人員有何建議?

現在,很多日本人都以專職教師的身份在中國的大學裏工作,預計今後還會繼續操作增加。日本的大學裏年輕教師不足,今後想讀研的年輕人在日本可能很難找到指導教授。到那時,可能會出現日本的年輕人依靠在中國工作的日本研究人員到中國讀研究生,然後在日本指導教授手下繼續操作做研究的局面。中國的大學爲了吸引優秀的留學生,也準備了豐厚的獎學金等。理科類的研究生院有很多不會說中文的留學生,因此不會說中文應該也沒多大關係。

我在中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了日本。工作很難找,最後去了栃木縣的一家酒店,做寄宿員工。每天從清晨開始就重複廚房、洗碗、整理牀鋪、打掃客房等,再到廚房、上菜、洗碗的日子。同仁裏還有一位剛剛博士畢業的男性,我至今依然會想起兩個人深夜站一起洗碗的情景。現在應該仍然有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在做這樣的工作。在中國生活固然有很多不便之處,但我認爲,與其在日本日復一日地重複毫無前途的生活,不如選擇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也不枉虛度此生。

title

我有時會從大阪港乘船到上海

久保 輝幸

久保 輝幸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

東京都出身。2010年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後,到日本的高中擔任理科兼職教師。後成爲武漢工程大學外語學院的校聘教授,2017年秋季起任現職。研究内容爲調查東亞的古典醫藥書籍和農業書籍中記載的有用植物,目標是實施應用。

日文原文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