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東日本大地震8週年忌日,謹以此文祭奠在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中遇難的每一個亡靈。

日本内閣府預測的「首都直下型地震」導致的經濟損失
311大地震後,日本的防災體系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6年6月,日本内閣公佈了一項防災專家們的提案《防災4.0-未來防災體系構想》。這裏出現的「防災4.0」,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正如手機系統軟體的更新升級,後來發行的所有版本,大都是給最初版本的漏洞打補丁或增加新功能。
防災4.0,就是防災專家借用軟體更新升級的意思弄出來的防災體系的新版本,1.0是初版,2.0、3.0是過去的升級版,而4.0則是最新升級版。
那麼,防災1.0到4.0體系都有些哪些特點呢?
防災1.0~3.0
二戰後,日本發生了3次大規模災害,伊勢灣颱風、阪神大地震和311大地震。基於這3次災害的經驗教訓,日本政府發行了防災1.0,並做了2.0和3.0的升級(圖1)。

圖1 防災1.0-4.0(2016.6公佈,内閣府)
◆ 防災1.0,「日本防災基喻體系」
1959年9月,強颱風橫掃伊勢灣,沿岸住民5千餘人喪生,近4萬人負傷。災後,日本政府認識到沒個統一的防災制度和體制也是災害原因之一,在其後3年裏構築了防災基喻體系。
1961年出臺《災害對策基本法》,明確了政府的防災職責,並由政府主導製訂了綜合長期防災規畫;1962年設置了以内閣府牽頭的中央防災會議;1963年公佈了全國《防災基本規畫》。
這就是防災1.0。這個版本一直用到阪神大地震,共使用了30多年。
◆ 防災2.0,給「強震破壞」的漏洞打補丁,新增了「災害應急」機能
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震塌了多地的建築與設施,並與次生火災一道共造成6,400餘人喪生。當時的日本内閣卻因應急機制不完善,對應遲緩而遭到日本國民的批評。
同年,日本政府製訂出臺了《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建築物抗震加固促進相關法律》,建築物抗震化也被規定為強製性義務。
與此同時改訂了《防災基本法》,新增了「自主防災組織活動的環境整備」和設置以内閣總理為本部長的緊急災害對策本部」等條款,以保證在災害突發時政府能迅速應對。
這就是防災2.0,這個版本從1995年到2011年也使用了10幾年。
◆ 防災3.0,給「想定外」的巨災打補丁,新增了「核能規制」功能
2011年,東日本近海發生M9級的巨大地震和高達20餘m的海嘯,喪生失蹤人數達1萬8千餘人。海嘯破壞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供電系統,導致原子爐堆芯熔融的國際最高級別核事故的發生。之後,日本政府發言人也多次使用「想定外」一詞,以示政府雖盡了力卻也無奈的姿態。
日本政府在反省對「想定外」巨大災害考慮不足的教訓時,聽取了專家學者們的建議,在防災體系裏導入了「減災」對策。在其後的幾年裏,各省廳與防災相關的法規也都做了相應的修改;2012年,成立了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改訂了相關政策與法規。
這就是防災3.0。這個版本到2019年現在,也使用了8年之久。
不誇張地說,日本防災體系1.0版的製作,2.0和3.0版的升級,都是歷次巨大災害的慘痛教訓和受害者的生命換來的。
防災4.0的内容
防災1.0的發行,到2.0、3.0版本的升級,日本經歷了經濟高速發展期,防災和基礎設施的大興土木,降低了天然災害對國民的威脅和傷害。而這次將要升級的防災4.0,卻與前3個版本有著許多不同(圖2)。

圖2 防災4.0的構想(2016.6公佈,内閣府)
誕生背景
地球變暖,極端氣象現象增多,災害的規模與頻度都在增大;
之前災害是「想定外」,今後就不是了;
國家防災和基礎設施都已進入老齡化,得維護加固;
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齡化也導致了稅收逐年遞減。
資訊科技進入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時代。
社會課題
日本已進入一個災多錢少設施老的時代。國家預算早已捉襟見肘,靠現行防災體系將難以維持。
解決辦法
1) 未來的防災不能光靠政府,還要靠企業老闆和你我他。
構築多樣主體參與和自律的防災系統:
政府+地方自治團體+企業+國民個人(公助+共助+自助)
2) 利用資訊科技,少花錢多辦事,提高「減災」對策的效果。
該怎樣應對可能突發的巨大地震?
關注地震的最新資訊
311大地震後,日本中央防災會議對南海海溝地震海嘯、東京都直下型地震的預測都做了重新評估,無論從發生機率還是規模都超出了之前的預測。
日本内閣府為南海海溝地震及東京都直下型地震製作了充滿臨場感的模擬影片,讓觀看者對巨大地震,海嘯造成的破壞、火災和人員傷亡等有一定的瞭解和準備。
重視「自助、共助」
在防災4.0體系構想中,導入了「減災對策」。換句話就是說,迄今建造的防災設施和建築在巨大地震、海嘯來襲時無法做到完全抵禦。災害預警報系統的研發、災害過程模擬、風險評估;避難場所、道路的建築;災害知識科普等都屬於減災對策。
但對個人而言,則是「自助、共助」。要熟知你和家人生活、交通、工作所在地的環境、災害風險、避難場所和途經;積極參與各種防災避難訓練;關注與災害相關的最新資訊、特別是地震、海嘯等突發災害的預測與評估資訊。
一句話,做好災前各種準備,學會在災害突發時逃出與救助本領,將會大大增加你和家人在災害中全身而退的機率。
供稿 李鷗(日中防災環保研究會 副會長)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