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2019年11月06日 抗災防災

「叮―,叮―,起火了!起火了!

八樓辦公室起火了!

電梯危險,請勿乘用!

請低下身子,儘快逃離!

請用溼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迅速從樓梯撤離!」

10月24日上午10時,安靜的《客觀日本》編輯部的辦公室裏突然響起了緊急廣播——一年一度的「消防訓練」在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正式開始(圖1),附近的東京都麴町消防署也前來指導。

「請9樓人員從樓梯快速撤離!」,「請8樓人員從樓梯快速撤離」——廣播不停地指示各層的辦公人員按順序撤離。指定樓層的做法可以做到快速安全,避免擁擠踩踏,出現二次災害。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1 大家等候疏散引導員應答逃出通道的情況(照片:編輯部)

演習内容包括疏散演習、點火損失演習、滅火器使用訓練和急救訓練四大塊。演習嚴格按照防災要求分工,除了被疏散人員外,還有事先指定好的五位職能人員。「通報責任人」由公司中高層領導擔任,出任疏散演習的總指揮,負責與收集轄内區域受災情況的消防隊或危機處理辦公室聯繫;「通報交握負責人」一般由辦公室祕書或中底層領導擔任,不能由通報責任人兼任,主要職能是根據通報責任人的指示,向消防隊或者消防署具體通報情況;「初期點火損失負責人」在消防隊到達現場前負責儘可能控制火勢;「疏散引導員」負責緊急安全出口和逃出通道狀況應答、人員疏散引導、疏散前後人數清點以及防火隔斷門簾操作等;「應急救護員」具體執行對負傷人員的應急救助(圖2)。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2 整個大樓的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到樓外整齊列隊(照片:編輯部)

每一個新員工進入JST工作的第一天,就會收到一個應急背袋。背袋本身採用隔熱材料,被設計成簡易揹包,表面有螢光安全條帶。背袋表面備註了持有人住址、姓名和血型三個基本資訊。背袋内裝有壓縮手套一副、壓縮毛巾一條、摺疊式安全帽一個(圖3-A)。摺疊式安全帽只需從兩邊輕輕一壓,即可進入可使用狀態,力量較小的女生用起來也毫不費力(圖3-BCD)。雖說摺疊式安全帽操作簡便,並附有圖文並茂的使用說明,但事前熟悉一遍使用流程還是必需的(參見影片1),以免災難真正發生時手忙腳亂浪費寶貴的逃出時間。詳細操作流程參見影片2。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3 應急背袋及摺疊安全帽展示 (照片:編輯部)

Loading the player...

第一次使用摺疊式安全帽還真有點手忙腳亂的

Loading the player...

稍微練習一下,再次使用時就變得很熟練了

疏散以後,除了使用滅火器進行點火損失演習外,包括AED實際操作的急救訓練也是重頭戲之一。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全稱自動體外除顫器,又名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去顫器、心臟去顫器、傻瓜電擊器等(圖4)。和大部分人透過影視作品誤導宣傳獲得的印象不同,AED的工作原理不是激發心臟起搏,反而是讓心跳「驟停」。AED的適用物件並非是沒有心跳的人,而是心率不整、心肌細胞不規則興奮、沒有血液輸出的傷病傷員,換句話說,如果此時用心電圖檢查顯示的不應該是一條平直的線,而應該是心室顫動的波形。利用AED爲傷員實施電擊(電覆律),以強電流瞬時透過心臟除顫,迅速配合連續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使心臟透過按壓恢復正常短程飛行。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4 急救演習中使用的人偶和AED套裝(照片:編輯部)

一般認爲,心室顫動和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與心肌梗塞等造成的瘁死關係密切。實施除顫是恢復正常心跳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心室顫動時,每晚一分鐘除顫都會導致死亡率升高7~10%(《AHA美國心臟協會指南2002》),所以實施AED除顫的最初四分鐘又被稱爲「黃金四分鐘」。日本在所有大量人生殖群集結的公共場所,如學校、機場、車站、體育館、購物中心等,都會配備一臺或多臺AED。而且自2004年度7月起,非醫護人員在日本國内也可以使用該設備用於急救。在中國大陸,近年配備AED的場所也零星出現,但仍侷限於進行過培訓的專業人士使用。

雖然AED適用人羣是處在無意識、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狀態的傷員,但消防訓練員補充解釋,現在的AED都有智慧判斷功能。當非專業人員很難現場判斷傷員狀況時,可直接先使用AED。AED起動後會自行檢測判斷傷員體徵情況,並決定是否繼續操作實施電擊。現在的AED電池可以重複使用30回以上。

根據消防訓練員的指導,當遇到休克昏迷的人士時,按照下列步驟實施急救(圖5):

1. 拍擊傷員雙肩,並呼喊「先生先生/小姐小姐,你還好麼」,應答是否有意識;

2. 若無意識,則先尋求一名路人或自己撥打119;

3. 尋求另一名路人取來AED;

4. 實施CPR心肺復甦術:雙手重疊至於雙乳間胸骨上方,雙肘打直借身體重量下壓,下壓深度約5釐米,每分鐘下壓約100次;

5. AED到達後:除去傷員上衣,將兩個貼片分別貼在右胸上方和左胸下方,如有金屬項鍊等飾物必須取下或撩至一邊,再次應答傷員處於需電擊狀態並且沒有任何旁人觸碰傷員後,按下AED起動按鈕;

6. 迅速且不間斷實施步驟4直至救護人員到場。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5 使用AED和實施CPR急救訓練現場(照片:編輯部)

Loading the player...

學習體外心髒按摩和使用AED爲傷員貼上電極

Loading the player...

按下AED起動按鈕後會自動開始電擊

參加完急救訓練,編輯部同仁都表示這樣的訓練看似普通,其實練與不練大不一樣。聯想起10月12日第19號颱風「海貝思(HAGIBIS)」登陸日本時,颱風中心最大風速55米/秒,最大瞬間風速75米/秒[1],降雨量也創下了日本關東和東北等地區觀測史上最高降水量記錄,多條河流決堤,導致有600棟住房被洪水全毀, 3123棟住房半毀, 4786棟住房部分損壞,房屋進水33121棟,地板下進水35960。另有333棟公共建築以及1558棟建築損壞,可見災害之大,但是人員傷亡卻控制在了死亡90人、失蹤8人、重傷38人、輕傷409人(截至10月27日)相對較少的狀況,這與平時的訓練有素有很大關係。

與第19號颱風相比,1959年發生的伊勢灣颱風與其強度相仿,但卻造成4697人死亡、401人失蹤、3萬8921人受傷(《消防白皮書》2008年版),由此可見日本防災的進步。

從伊勢灣颱風到第19號颱風,前後正好一個甲子,日本成功地大大降低了人員的災害。天然災害的防治並非一蹴而就,禍來如山倒,整治如抽絲。有些地方,僅需一個工程,就能讓數千年旖旎風光一朝變的旱澇災害接踵頻現;有些地方,治理了數十年,依然如同兩千年前江河如期氾濫、年年城内跑船。2019年10月15日,日本笹川和平財團在東京主持召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遷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發佈紀念研討會」。中國第三海洋研究所副主任蔡榕碩教授(圖6)也指出,如果第19號颱風這樣強度的颱風發生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後果不堪想像[2]。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6 IPCC研討會上中國第三海洋研究所副主任暨教授蔡榕碩(中央)

那日本具體是如何防災減災的呢?

在伊勢灣颱風災害發生的第二年,即1960年的内閣會議上,日本政府將每年9月1日定爲「防災日」,1982年更將9月1日所在的星期定爲「防災周」。防災周或防災日期間,會有各種各樣的災害知識科普和防災演習活動。包括政府、地方團體和其他相關組織都會採用開展防災訓練、表彰防災先進個人、舉辦防災意識講座等方式,讓普通民衆加深對颱風、海嘯、風暴、地面震動等各類災害的認識,並加強對災害的積極防範意識。選擇9月1日是因爲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災害,這場地面震動是日本有記錄以來嚴重程度僅次於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災害的天然災害,共造成了超過10萬5千人死亡或失蹤。

各種防災訓練活動除了在防災週期間集中舉辦之外,各地消防部門也會和各界團體合作,在全年不同時間面向不同群體免費開展防災演習,每年元旦期間各地方城市都會進行消防演練(參閱相關鏈結[3]、[4]、[5]、[6]),其中尤以東京都的規模最大。再比如本次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和東京都麴町消防署聯合舉辦的消防訓練。

除了「防患於未然」,進行系統的防災科普教育和避難演習訓練之外,日本的防災事業還有「兩把斧」。

第一把斧:「磨刀不誤砍柴工」,完善的工事和預警系統

10月15日的IPCC《氣候變遷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發佈紀念研討會上,蔡榕碩教授就對日本所採取的出色護岸對策、排水對策和早期警戒系統等給與了高度評價。加大系統研發力度,對災害進行科學預警、程序模擬與風險評估;建設預見性的雨污分叉流水系,強大的基礎設施保障「海綿城市」的正常運行;不斷升級自上世紀初即開始實施的國家級房屋建築標準,不斷修訂《建築基準法》,房屋抗地震規模別也從最初的1.0階段隊形變換到目前的抗地震規模別4.0;因地制宜設立衆多便捷避難場所,中小學校、公園、綠地配備災時飲水供應;企業研製琳琅滿目、簡便美味的保質期動輒五到十年的抗災應急食品和飲料,絕大多數機構、家庭和急救藥箱一樣常備和定期更新應急食品。

素有「地下神殿」之譽、成就東京都「海綿城市」之名的世界最大規模地下水系—首都圈外圍排水道,則是日本防災基礎工事的扛鼎之作。排水道於1993年3月正式開工,2002年6月部分啓用,2006年6月全程貫通。隧道部分全長6.3公里、直徑10.6米,考慮到未來城市建設,儘可能避免影響地面土地開發並避免隔斷地區地層,16號國道地下50米深處。隧道連通第一到第五豎井,每座豎井約70米深,内部直徑30米,可以容納一架太空梭或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圖7)。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7 首都圈外圍排水道第二豎井橫斷面示意(圖:國土交通省)

首都圈外圍排水道的調壓水槽建於22米深的地下,長177米,寬78米,高18米,也是彩龍之川參觀見學的最熱門景點(圖8)。調壓水槽正上方的地面是足球場,内部共有59根直通天棚的巨大支柱。每根支柱爲長方體,長7米、寬2米、高18米,重約500噸。支柱做重的目的並非爲了支撐上方重力,相反地是爲了增加重量抵抗排水道外部地下水的浮力,防止整個水槽上浮。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8 首都圈外圍排水道調壓水槽 (照片:國土交通省)

第二把斧:「未雨綢繆」,健全的政策法規階層

如前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參事官白剛教授(現任中日人文交流中心理事長)所言,從天然災害來看,「日本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每一次跌倒,不僅要從原地站起來,而且要抓起一把沙子。日本總會及時總結慘痛教訓變成法律條文,惠及後來人。

二戰結束後,每一次重大災害的發生,都必然緊隨日本防災政策階層的迅速對應升級。1959年9月26日,當時爲止最大的天然災害——伊勢灣颱風發生後,日本政府迅速制定了《災害對策基本法》(1961年),設置了例行「中央防災會議「(1962),出臺了《防災基本規畫》(1963年),是稱」防災1.0「。

1995年1月17日,阪神/淡路大地震災害(Mw6.9)致6437人死亡、 43792人受傷(2019年4月12日,内閣府白皮書)。「防災2.0」出臺,完善了政府危機處理體制,並先後透過《地面震動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建築物耐震修改促進法》及《受災者生活重建支援法》。

2011年3月11日,發生了日本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大級地面震動——東日本大地震災害(Mw9.0)。地面震動引發40.1米高的海嘯並導致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能電廠核泄漏事故,合併致使2萬2252人死亡、6233人受傷(2019年4月12日,内閣府白皮書)。「防災3.0」公佈,首次導入「減災「理念,所有預防措施提高到之前「意想不到「的最大級別災害發生推定下,修正了水防法和核能政策,併成立核能規制委員會(2012)。

2016年底,日本内閣府提出了綜合衆多防災專家提案的《防災4.0—未來防災階層構想》(圖9)。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非天然災害發生後,對防災階層的一次主動升級。在具體落實更多減災政策之外,「防災4.0」主要着眼於地球變暖趨勢下日益嚴峻的各類氣候異動,着力於社會各主體共同參與的防禦網路及自律階層的構築,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防災新常態。

從JST的火災訓練看日本的防災抗災

圖9 《防災4.0—未來防災階層構想》(圖:内閣府,照片:氣象廳)

文:宋傑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1. 日本的災害及其對策(20) -颱風(3)-
2. 第19號颱風或受全球暖化影響,IPCC特別報告發佈紀念研討會上熱議
3. 【日本的消防(一)】新年消防演習與消防歷史
4. 【日本的消防(二)】消防署的一天:交接與點檢
5. 【日本的消防(二)】消防署的一天:穿牆入室,飛檐走壁
6. 【日本的消防(二)】消防署的一天:晚餐、出警與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