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的災害及其對策(21) ——新冠電腦病毒威脅下的避難該怎麼做?

2020年06月18日 抗災防災

更多日本防災減災措施,請看作者專頁

又到了梅雨季節,緊接着颱風也要來過來了。除了風雨洪水和地面震動等這些天然災害,今年又多了個新冠電腦病毒傳染的問題要面對。日本的新冠疫情雖已趨於平緩,但全國解禁後,東京等地的傳染病例又有回升,電腦病毒捲土重來也未可知。因此,當天然災害來臨,而人們又不得不去避難場所時,該如何防止新冠電腦病毒的傳染與擴散就成了避難所面臨的緊要問題。

1. 災害避難時的老問題

在日本,只要發生了地面震動或暴雨、洪水或土石流等,氣象廳和地方政府就會透過電視、手機和大喇叭災區民衆發出預警報報。災害如果繼續操作升級,政府就會發出避難警報或指令,這個時候日本各大媒體電視臺也都會拍攝幾個避難所的場景。鏡頭裏多是一臉擔憂的老人婦女和尚未曉事的孩子們的場景,展示避難者的各種心態(圖1)。

title

圖1 去年10月19號颱風過境時長野縣某避難所

2019年有個調查,以問卷形式的統計了日本全國5年來有過避難經歷的500名20到69歲男女對避難場所的感受*[1],調查結果歸納如下。

一半的避難設施是大中小學校;8成多的避難終極因數是颱風和暴雨,因地面震動躲到避難所的人還不到兩成;避難期間有6成的人對避難所的便所不滿意;有近8成人關心災害的最新消息;近兩成的人在避難前不知道自家附近的避難場所位置(圖2,圖3)。

這個調查結果基本上反映了日本人對避難場所的認識。

title title title

圖2 避難所經歷者調查結果(單選專案)

title title

圖3 避難所經歷者調查結果(多選專案)

2. 災害避難面臨的新問題

早在日本發現新冠電腦病毒傳染者的初期階段,日本政府和醫學界就已意識到在未來災害發生而必須實施避難時,極有可能無法避免「三密(密閉空間、密集人羣和密切接觸)」的局面,而導致新冠電腦病毒的集體傳染與傳播。

相對以往避難所的各種困惑與問題,如何避免新冠電腦病毒集體傳染與傳播是未來災害避難中的最緊迫課題。

(1) 内閣積極對應,方針已既定

日本内閣府、厚生勞動省及相關部門爲防止避難所發生電腦病毒的集體傳染策定了對策方針,並制定了紙殼牀、簡易帳篷等各種室内隔離措施(圖4),以及消毒、檢查等具體措施,並計劃從今年7月份開始實施這些具體措施。各都道府縣也隨之制定了相應的對策,部分地方政府也組織了相應的避難訓練。

title

(1)紙殼牀與紙板搭建的隔離房(石川縣某避難所,NHK報導截屏)

title

(2)避難所用簡易帳篷(上田市某避難所)

圖 4 避難所内設法隔離人羣

(2) 地方政府行動遲緩,「自助」很重要

圖5是6月14日東京都各個避難所防止電腦病毒傳染擴散的物質備用情況。很遺憾,各種防止電腦病毒傳染擴散的物資備用充分的只佔所有避難場所的4-18%,而完全沒有備用防止電腦病毒傳染擴散物資的避難所卻佔有14-52%。再從安倍口罩的發放程序看,各地政府的行動大大遲滯於内閣府的方針。在此情況下,民衆的自助意識和行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從自助的觀點看,除了要準備以往災害時的應急必須品和熟悉自己住所和公司的週遭環境外,還應立即準備能夠幫助自己防止傳染新冠電腦病毒傳染的物品。

title

圖5 東京都避難所防止電腦病毒傳染擴散的物資備用狀況(《每日新聞》2020.6.14)

(3) 室外簡易帳篷或許成爲必要

在必須避難時,除了政府準備的避難所的隔離和消毒措施外,避難民衆還有什麼可以減量傳染新冠電腦病毒的辦法嗎?當然有。那就是利用室外避難場所,比如避難廣場、避難公園、中小學校操場和高臺停車場等,這些場所應當比去擁擠的避難所更安全,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頂帳篷。

圖6所示這種輕便又不佔地方,價格不貴的2-4人用室外簡易帳篷應當是首選。這種帳篷風大時不一定適用,但作爲地面震動、暴雨、洪水、山崩、土石流等災害的室外避難可以救急使用。

title

圖6 輕便帳篷

另外,還一定要查閱一下自家所在區域的防災風險圖,看看有無防災廣場,防災公園和防災綠地,以及徒步避難途徑。如防災風險圖中沒標明的話,你可按風險圖上的聯繫方式向有關部門諮詢(圖6)。

title

圖6事先透過風險評估圖應答避難場所及避難途徑(圖片出自川口市官網)

(4) 還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帳篷,還需要準備全家能用3到7天的防止電腦病毒傳染的用品。如一次性口罩、肥皂或香皂、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要備好在應急揹包裏(圖7)。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避難場所,避免「三密」,戴口罩、勤洗手和勤消毒都應成爲今後的新生活常態。

title

圖7 防止新冠電腦病毒傳染擴散的自助對策(圖片川口市官網)

有關其他防災應急對策與備品,筆者在之前文章《日本的災害及其對策(12)——暴雨、洪水》中都有敘述,本文不再贅述。

3. 道法自然

人類不過是世界上萬千物種之一,區區幾百萬年的人類史與經歷了46億年地球演化史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類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看上去很是輝煌,但這並非是與天鬥與地斗的結果,而恰恰是敬畏自然,與世間萬物和諧相處修得的結果。無論是看得見的颱風洪水土石流和地面震動海嘯,還是看不見的輻射與電腦病毒,如無敬畏之心遭受懲罰也絕非偶然。

供稿 李鷗(日中防災環保研究會 副會長)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參考資料
[1] 石川淳哉,災害時の避難所に関する調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