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跨地區產學合作,JST 288個項目助推災後複興

2021年03月15日 抗災防災

應對多種需求,構築人際關係網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JST於2012年度在岩手、宮城和福島3個縣設置了複興促進中心,並啟動了「複興促進項目」,目標是讓災區企業把大學等機構的研究成果商品化,為促進災後複興做貢獻。近4年來累計援助了288個項目,推動了災區的復甦。

title

箭野 謙
JST產學連攜展開部 課長代理者
複興促進中心 2012年~2016年
盛岡事務所所長

JST的複興促進項目開始徵集援助對象後,立即收到了大量企業的諮詢。因為有很多企業即使沒有受到海嘯等的直接影響,也因為地震而陷入了生存危機。對於因地震而失去經營體力的中小企業來說,公共支援是最後的希望。

當時,日本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東北經濟聯合會等民間團體也都啟動了各自的項目。JST便把各機構不同的支援制度按照企業的需求介紹給企業,成功地促成了一些援助項目的對接。就這樣,希望為儘可能多的企業提供支援的想法,最終變成了超越組織框架的合作,並成為災區當地的重要人際關係網路。

新企業也作為支援對象,水產品實現品牌化

在複興促進項目中,JST的對接規畫師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項目需要由包含1家災區企業在内的企業、日本國内的研究機構和規畫師三方聯名申請支援。規畫師要前往各地進行申請前的諮詢,並與擁有解決課題關鍵技術的研究機構進行商談,提出研究計劃方案,為製作項目申請書提供建議。項目申請被接受後還要定期跟蹤項目的進展情況,此外還要幫助被拒絕的企業重新進行申請。

援助項目的另一個特點是把那些震災後成立的新企業也被列入了支援對象。2011年8月成立的釜石Hikarifoods(巖手縣釜石市)就是被列入擴大支援框架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是在三陸的眾多企業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響應當地居民希望保住漁業基地地位的呼聲而成立的水產加工公司。為此該公司前來諮詢規畫師,希望能將釜石出產的魚貝介類銷往日本全國各地。

title

地震剛剛發生後的巖手縣宮古市

魚貝介類冷凍後可以長期保存和長途運輸,但缺點是冷凍會破壞水產品的細胞膜,導致解凍時鮮味成分流失,味道不如新鮮產品好。為尋找不影響口味的冷凍技術,規畫師在2個月裏走訪了日本全國的許多研究人員,得知高知工科大學正在開發魚貝介類運輸專用冰。這種冰被稱為流化冰(Slurry Ice),呈冰沙狀,魚貝介類能保持凍結前的狀態實現快速冷卻,而且保持不會凍結的溫度,由此保持鮮度。規畫師認為這是解決冷凍海鮮口味下降的關鍵,利用JST的力量幫助釜石Hikarifoods與大學進行了對接,最終使三陸釜石出產的水產品實現了品牌化(圖1)。

title

圖1:岩手當地有名的美味魚類「暗色沙塘鱧」。
利用高知工科大學開發的流化冰,釜石出產的魚貝介類可以在保持鮮度的同時長途運輸。

各地研究人員紛紛表示「希望貢獻一己之力」

還有災區以外的縣為JST的複興促進中心介紹有助於災後複興的技術,並成功實用化的案例。群馬工業高等專科開發的碳鐵一體化水質淨化技術在佐渡島進行實驗,發現可以促進海藻生長和牡蠣的稚貝孵化。群馬縣便聯繫複興促進中心,介紹說該技術可能有助於海嘯後的複興,為此中心嘗試與災區對接,最終,牡蠣養殖場嚴重受災的巖手縣山田灣的漁業組合與石井商事(群馬縣高崎市)、群馬工業高等專科三方聯合的項目通過了審批。項目通過後,通過反復實驗,牡蠣養殖場目前正在不斷恢復之中(圖2)。

title

圖2:巖手縣山田灣。群馬工業高等專科開發的碳鐵一體化水質淨化技術被用於牡蠣養殖。

複興促進中心盛岡事務所的箭野謙所長(當時)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自己雖然長期從事產學合作工作,但從產學界收到這麼多跨地區合作方案還是第一次。雖然未能全部進行對接,但有很多研究人員聯繫我們說希望能為災區複興貢獻一己之力,真是非常感謝。」

複興促進中心以及項目的工作已於2016年3月全部結束,但即便是在中心結束5年後的今天,當時的工作人員依然能經常收到聯繫,最近還有很多取得了明顯成效的案例。企業和研究人員對災區複興的熱情讓JST的工作人員非常感動。

原文:JSTnews 2021年3月號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