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學與慶應義塾大學等研究團隊成功利用小鼠纖維母細胞直接製備出肺細胞。這種無需通過iPS細胞等幹細胞而將細胞轉變為其他類型細胞的技術被稱為「直接重程式設計」。這種新技術能在約7天的短時間內製備出肺細胞,有望應用於再生醫療領域。

用綠色螢光蛋白使製備的肺細胞發光(供圖:名古屋大學)
肺部細胞硬化造成的間質性肺炎等肺部疾病通常難以治療,因此對受損肺部進行再生的醫療技術備受關注。但是,iPS細胞製備成本高昂且耗時較長。因此,無需通過iPS細胞等,直接向皮膚細胞等導入特定基因來實現細胞轉化的研究正在推進。
名古屋大學石井誠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病毒載體,向小鼠胚胎纖維母細胞導入四種與肺發育相關的轉錄因子。約7天後成功製備出構成肺泡的「肺泡上皮樣細胞」。經傳代培養證實,該細胞可增殖180天以上。
此外,將製備的肺泡上皮樣細胞移植至小鼠肺部後,成功在肺泡區域成活。今後將繼續推進人類細胞製備肺細胞的研究,旨在開發出難治性肺部疾病的治療方法。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7/1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
論文:Direct reprogramming of mouse fibroblasts into selfrenewable alveolar epithelial-like cells
DOI:10.1038/s41536-025-0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