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京都大學、理學、日本電子等聯合設立了用於物質科學測量設備的開發基地「理學/日本電子-iCeMS創新核心(RIGAKU/JEOL-iCeMS Innovation Core)」。該基地為全新的開放式創新組織,旨在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共同推進基礎研究,實現研究成果的社會回饋與人才培養。三方在東京舉行了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出席協議簽署儀式的三方代表。左起為上杉志成(京都大學iCeMS基地主任/化學研究所教授)、大井泉(日本電子社長兼CEO)、川上潤(理學社長兼CEO)、湊長博(京都大學校長)、北川進(京都大學理事/副校長/綜合研究推進本部主任)(供圖:科學新聞社)
京都大學於2007年創立了旨在融合化學與細胞生物學兩大學術領域的「物質—細胞整合系統基地iCeMS」。此次設立的新基地,是設在iCeMS分析中心內部的共同研究組織,大約一年前已開始試運行,9月起投入正式運營。
該基地的特點在於,以極微小晶體電子線繞射為核心,利用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性分子結構解析方法。基地導入了由理學的單晶X射線結構解析技術與日本電子的穿透電子顯微術技術,以「XtaLAB Synergy-ED」全新電子繞射整合平台為核心,配備了兩家公司最尖端測量設備。
XtaLAB Synergy-ED是理學與日本電子為了滿足以結構化學為主要分析手段的化學研究人員對「易於操作的電子繞射裝置」的需求,於2021年發售的設備。在最尖端的研究現場,對僅能獲取數百奈米以下極微小晶體的物質進行單晶結構解析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傳統設備難以完成此類測量。
為此,兩公司結合各自擅長的核心技術——理學的X射線結構解析技術與日本電子的電子繞射技術,研發出了全新的材料結構測量裝置——XtaLAB Synergy-ED。該裝置作為新藥及新材料等開發中不可或缺的最尖端結構解析裝置,已在國內外插法廣應用。
另一方面,以躋身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的京都大學,在去年至今年期間新設了成長戰略、綜合研究推進、教育改革戰略三個事業推進本部。
其中,2025年1月成立的綜合研究推進本部下設的研究設施部門,正致力於配備最尖端的研究設備與核心設施,以便為研究人員提供高效且有效的研究環境,而此次設立的基地,正是京都大學與上述兩家企業共同開設的設施之一。
新基地將致力於把開拓世界領先新科學領域的京都大學研究者的意見,反映到測量設備廠商的開發與改良中,並將京都大學所擁有的豐富樣本用於設備及技術的開發。此外,還將通過與技術人員的密切交流,培養研究人員及科研輔助人才貢獻力量。
通過上述舉措,京都大學希望從根本上擴充該校的研究基礎,並面向國內外開放,進而助力提升日本的研究開發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京都大學校長湊長博表示:「此次合作與本校在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核心設施構想中‘與分析設備製造商開展聯盟’的方向一致,我們將其定位為一項極為重要的舉措。」
理學社長兼CEO川上潤與日本電子社長兼CEO大井泉表達了三方成功設立新研發基地的喜悅之情,並期待通過此次舉措帶來的新的技術革新、產品及技術開發,將產學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與經驗進行社會回饋,同時助力培養肩負未來的人才。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