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銜接日中的紐帶:青玉碧筩杯與伎樂

2021年04月28日 文化交流

趁參加故宮學研討會之際,我有機會查閱了由故宮博物院編寫、故宮出版社發行的部分圖書。在《故宮玉器圖典》中,找到了清代玉雕「青玉碧筩杯」的圖片。

title

清代玉雕「青玉碧筩杯」

30年前我曾經在閱讀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時「目睹」了碧筩杯,得知其發明者之一是公元前3世紀的魏國鄭公愨,他採來蓮的葉和莖作杯具,用簪在葉莖連接處開孔,然後注酒並吸飲從葉莖中流出的酒。這種天然「飲器」具有奶瓶的功能,可以避免流量過大,既可以防止飲酒過度,同時又能品味酒香和蓮芳,時尚且高雅,所以被稱爲典雅的「碧筩杯」。對此,我十分感興趣,一心向往着有機會目睹碧筩杯的真面目,親自品嚐蓮葉酒的清香,實務古人樂道的酒文化。然而,我的願望一直沒有實施。

1995年,我在日本中央公論出版社發行文庫版拙作《花語中國心》,便將想像的碧筩杯寫進了書中。當時我不僅沒有用碧筩杯體驗過蓮葉酒,就連相關照片也沒有看見過。因爲當時在能夠查閱到的書籍中並沒有發現圖片,碧筩杯僅限於文字描述。

1998年,我到日本茨城縣土浦市出差,竟然在車站前的廣場上發現了「碧筩杯」。原來,每當夏日蓮花盛開之時,當地的居民都要在站前舉辦傳統民俗儀式:蓮荷節。人們興致勃勃地吸飲荷葉做成的「碧筩杯」中的美酒,談古論今,祈願天下太平,健康長壽。

那一天,我被參與者們興高采烈的飲酒情形所吸引,忍不住也加入了人羣「試飲「起來,同時內心深處也被人們沉浸在淳樸風俗之中的真情所感動。我不禁萌生了考察日本碧桶杯風俗概況的衝動。從那天起,我加速了考察日本文化之旅的進程,逐步瞭解到在日本碧筩杯又叫碧筒杯、象鼻杯、蓮酒等,舉辦「碧筒杯」活動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下述幾個地方。爲保持日語中固有名詞的原文原義,本文以下統稱「碧筒杯」。

1.  橫濱三溪園的早朝觀蓮會

在蓮花開放的時節,橫濱三溪園每天清晨6點就對外開放,與遠近居民共用馨香,共品蓮酒荷茶。

三溪園由經營蠶絲的實業家原三溪(1868-1939)建於1902年,1906年對外開放,供世人欣賞。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原三溪熱愛藝術和收藏,有生之年始終致力扶植優秀的藝術家,並把該園作爲培育人才的據點。前田青邨的《神輿振》、橫山大觀的《柳蔭》、下村觀山的《弱法師》等近代日本美術的代表性傑作都誕生於三溪園。2007年,該院成爲日本指定的國家名勝之一。

2.  大阪萬博紀念公園的早朝觀蓮會

位於大阪府吹田市千里萬博紀念公園日本花園的東側,有一處方圓6,250m平方公尺的荷花塘。每年荷花季節,該園清晨6點開門,並將這一特色活動定名早朝觀蓮會。

3.  長野縣下伊那郡阿智村的辻乃園

4.  大阪市立長居植物園

最後兩個庭院與前述活動相近,在此省略。

經過調研發現,在中國緣起晉代,盛行於明代的「碧筒杯」習俗,在日本之所以尚存,不僅僅是日本善於模仿和復原,而是因爲該習俗成爲了融於生活,豐潤日常的文化,才得以存續。透過生活層面審視日本的傳統習俗,並將其與中國進行對比,可以越發明顯地看到,日本習以爲常的諸多祭祀活動和生活習俗大都可以尋根問源到中國古典。也許正是因爲源出其間的生活智慧與情趣取之不盡,才能夠在異邦日本落地生根,經由本土化程序的洗禮,混合共融。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碧筒杯文化現象歷經千年之久的淬鍊,不斷昇華,傳承至今,成爲當代生活的絢麗點綴。

與碧筒杯文化現象具有同樣特點的習俗在日本還有很多,比如日本宮中傳承下來的「伎樂」就是大約在1200年前從中國傳來的。

伎樂原本起源中國古代南部的吳國(222~280)。吳國是中國古代三國時期孫權建立的政權,史稱孫吳或東吳。據《日本書記》記載,伎樂是由從吳國學得伎樂之舞的百濟(北韓半島的一個古國)藝人味摩之傳入日本。當然,伎樂也在北韓半島得以立足,據說現在的山臺都監假面劇就起源於伎樂。

title

日本藝術大學藪内佐鬥司名譽教授(左)恢復的古代吳國面具系列。其中,吳公(照片中央綠色假面)、吳女神情極爲動人。

百濟是古時受佛教影響較深的北韓半島的一個古代國家,佛教假面舞是盛行在該國的主要藝術形式,它起源於中國南方吳越一帶。傳說在612年,由中國回到北韓半島的藝人味摩之將伎樂傳入百濟,創作了假面舞劇《山臺都監》和《伎樂舞》。山臺,又稱鰲山臺、火山臺(在山臺上演火戲而得名),源自中國古代元宵節燈景的一種習俗。即把許多彩燈堆迭成巨鰲形狀,貌似一座小山,故名鰲山臺。簡稱山臺。

2008年2月6日《朝日新聞》的一篇報導中說「伎樂」是在日本的飛鳥時代從中國傳來的,爲了推廣佛教,在之後的奈良時代,東大寺也曾上演這種假面舞蹈劇。據說,奈良的藥師寺從20年前起,每年都上演依據「大唐西域記」改編的,以三藏法師傳經佈道爲内容的《三藏 求法之路》伎樂劇目。

伎樂在日本的復興,也與1980年東大寺大佛殿舉辦昭和大翻修理落成慶典法要有密切關聯。當時特意安排上演的就是《三藏 求法之路》伎樂劇目。劇組參考正倉院中所保存的國寶面具和成衣,全力復原了古時的「原生態」,全方位再現了昔日演出的氛圍,讓匿跡1000年後的伎樂重登古都舞臺。

從結果來看,日本和中國古往今來的文化交融使得我們有幸面對古人,身染古風。換一角度來看,在日本的土地上能夠欣賞到中國逸失的傳統藝術,真應該感謝古代日本的自然秉承,才可能積累起今天共有的文化財產。

title

2008年2月6日《朝日新聞》的報導

如果說東亞的文化底蘊源出中國,而考察其存續和延伸狀態的現場之一就是日本。日中有史以來的人與物交流的結果誕生了東亞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如果說日本爲了本地區的隊形變換本能地選擇和保存了中華文明中的某些物和事,而分佈在日中各地的多種多樣的現存形態則起到了展現東亞漢字文化圈文明的循環作用,並取得了互恵成果。高度認識日本的價值與作用,將使得中國日趨凸顯的某些傳統意識和教養的缺失得以填補,傳統文化斷層部分的距離得以拉近,社會隊形變換不均衡的傷痕得以慰撫,造福當今世人,功德無量。

文/圖片:王敏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