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櫻花科技計劃」成員共話日本(上):中國「英才」眼中的日本
劉子豐和蘇慧哲是2018年櫻花科技參加者。儘管時間已過去一年,但提及櫻花科技和對日本的印象,兩人毫無暌違感,甚至帶着些許的興奮。
劉子豐(右一)與日本學生合影
劉子豐告訴我:爲了怕自己忘記,他將當年參加櫻花科技的活動及感想,以遊記的形式做了記錄,有2萬字呢!每每翻看,感慨萬千……
「樹木,我記得我當時首先對樹的數量非常震驚,一路上全是樹,我們中午過去,走在樹蔭下,一點都不覺得熱;還有,就是對樹的大小非常震驚,因爲我住在上海,很少見到那麼粗壯的樹,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日本非常看重對自然的保存。」這是蘇慧哲發自內心的感嘆。
劉子豐:挑戰日本諾貝爾獎大師益川先生的「16小時」工作記錄
櫻花科技成員訪問日本高中
日本中學體育社團活動一景
劉子豐,2019年9月開始就讀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計劃物理可用能方向。他一個很健談的男孩。採訪當日,上海酷熱難耐,而他則正裝出席:白襯衫配領帶。在整個分享程序中,他反復提到日本人的着裝、氣質、優雅,想必這些詞已然成爲他心目中日本人的記憶符號。秩序、安靜、科技、雙手遞物,這是2018年參加櫻花科技活動,日本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記。
劉子豐說,櫻花科技讓我見識了「學霸」的優秀和其學習態度。儘管參加櫻花科技是去年的事情,但他仍回味無窮。他對日本、日本人的看法,絕非停留在膚淺的表面,而是,發乎內心,有理有據。
2018年櫻花科技中安排了諾貝爾獎大師的見面和講座。能夠親自聆聽大師講座,想必是一件很幸福之事。
「益川敏英先生是2008年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獲得者。雖年近八旬,但仍很精神、也很有氣質。甚至沒人攙扶、也不拄柺杖。」劉子豐在當年寫下的遊記中生動地勾勒出益川先生的「最初印象」。他對人的氣質、形象格外關注。在他看來,人的外在形象背後是一種「剋制」和「約束」。 「東京街頭齊刷刷的白襯衫,是日本人剋制的真實寫照……我乘飛機途中鄰座老奶奶,氣質優雅、幾乎全程都在安靜地讀書。還有活動專案也是嚴格遵守時間,比如活動安排中寫着大學講座8:40開始,那麼開始一定就是這個時間,幾乎不會延誤一分鐘。在他看來,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源於日本人的自我剋制。」
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分享活動
在諾貝爾大師見面會上,益川先生還分享個人的科研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每天要學習工作16個小時(還不包括喫飯時間)。這讓劉子豐很是佩服。「回國後,我也嘗試了一下,試圖挑戰益川先生的16小時。但到了12.35個小時就堅持不下去了。」(笑)在劉子豐看來,能夠連續工作學習達到16小時的人,絕對是超人!應該是科學家的標配!今年9月起,劉子豐將正式進入大學。「上大學後,有機會我還想挑戰益川先生的16小時記錄!」他半開玩笑地說。
日本的生物實驗室同樣給劉子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在日本實驗室,有兩個驚奇的發現:一個是一種很神奇的插頭,是拿有彈性的電線掛在天花板上的。背後的終極因數其實很簡單,日本多地面震動、海嘯、暴雨等天然災害,而生物實驗一做就好幾天,而且實驗材料非常非常貴,這種插頭可以有效防止斷電。而另一個發現則是日本實驗室的氛圍。在劉子豐看來,科研並不意味着死氣沉沉。「那種工作臺式的實驗室也是跟國内差不多,有很多的實驗設備。但布置得還是比較輕鬆隨意的。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各種大頭照貼在櫃子上,很可愛;你可以在各種奇奇怪怪的試劑、試管、儀器中發現各種‘手辦’,比如星球大戰系列……」
左圖:實驗室的「防震」插頭;右上:實驗室的各種「手辦」擺件 右下:劉子豐參觀日本實驗室
對日本科學未來館的參觀體驗,讓劉子豐又有了新的發現:日本科學未來館有很多科學交流員,都很熱情,看到你就會和你來交流展品,這是中國國内有所欠缺的。國内的科技館,你只能看到展品發光發熱在動,但背後的原理你是看不到的。而在日本有了這些科學交流員,他們會幫助你理解其中的原理,科學未來館起到了它傳播科學的真正作用。
日本科學未來館的科學交流員
蘇慧哲:日本人對世間萬物都有「敬畏」,值得深思
蘇慧哲
蘇慧哲,2018年櫻花科技參加者,上海大同中學在讀。她是此次五位櫻花科技受訪者中唯一的女生。開朗、率直,理性、觀點犀利。
十年動漫經歷,讓她對日本似乎更有發言權。儘管沒有系統學習過日語,但由於喜好動漫,蘇慧哲日常日語交流不在話下。「櫻花科技活動中,我還義務擔任了一下翻譯呢!」說這番話時我能夠感到她心中的自豪感。
「我去年參加的櫻花專案中有一項茶道表演和體驗,印象深刻:茶道反映的即是人生。你看,茶,很苦,但與之搭配的茶點卻是格外的甜;還有茶道,動作很多,儀式感很強,很講究,苦樂人生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
櫻花科技讓蘇慧哲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更深入的思索:首先,是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日本,喫飯之前要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受用了)。我一直以爲這只是一種對周圍人的禮貌,或者是對做飯者的感謝。但到日本後,我進一步瞭解到,日語的原來的句子是‘いただきます’,是」頂く」變形而來,更加準確的意思是,接受高位者的賞賜。除了對做飯者表達感謝,還有對大自然的‘給予’表示感謝之意。還有就是去參觀神社,當我們在神社前照相時,導遊便提醒我們不能站在鳥居中間,因爲那是‘神’走的路,聽起來似乎有些迷信,卻不失爲日本‘敬畏心’的好例子。」
體驗日本料理
其次,是科技與自然的關係。「這與日本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是密不可分的。我的確很崇尚科技,但同時我也熱愛自然。我認爲這兩者本來就應該是一同隊形變換的。真正發達的科技,是要和自然完美結合的。」在蘇慧哲看來,要做到上述這點並不容易。「隊形變換科技不能損害自然。從很早以前開始,我們一直有依靠科技改造自然的想法,但卻一直對環境都不友好,儘管其本質是爲了更好的生活。但是,人類本身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的,而透過改造自然來服務人類,從概念上就刻意的將人類與自然割裂開來,但人若離開了自然,就沒有其它的宿命了……
神社前淨手處
「不損害自然的改造方式,是科技與自然相結合。」一直以來,我們對自然的單方面利用,並不能算是結合。比如說我們火力發電,利用生物化石燃料,然後還回去了超過環境承受能力的溫室氣體,這就好比我們拿了需要的東西卻給予對方不需要的東西,這種就是單方面的;但如果我們有足夠多的樹,這些溫室氣體能夠重新被利用,這些溫室氣體能進入循環當中,則是我們也給予了對方他需要的東西,這就是結合。換言之,科技與自然的結合,就是科技也融入到了穩定的自然界的循環當中。現在這一點做的不夠好,恰恰是因爲科技還不夠發達;現在科技的隊形變換方向,大體也是朝着高效率、低能耗且環保的方向隊形變換的,我認爲以此隊形變換下去,終會有一天科技能與自然相結合。實施這一目標,其實對自然的敬畏這一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自然不是單純的‘給予者’,而是‘合作夥伴’,甚至是我們的‘老師’……」
蘇慧哲對人與自然的一番詳盡闡述,讓人深深動容。看得出她是做過一番細心觀察和研究的。
五位「櫻花科技計劃」受訪者
今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希望上述五位櫻花科技成員的分享,能夠給更多的人帶來啓迪。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少年能夠走進日本,透過親身觀察和體驗,感知日本,進而增進中日兩國青少年間的相互瞭解和理解,爲中日兩國間的友好打下堅實的基礎。
特別感謝上海青少年科學社、上海交通大學馬博士等相關機構及個人對本採訪所提供的支援和幫助!
供稿:陳小牧
圖片:劉子豐、周亦奇、蘇慧哲、尹傑弘、臧彥哲、陳小牧等提供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