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未來技術遺產新登錄18件技術資料及產品

2024年10月07日 經濟・社會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自2008年起開始進行的重要科學技術史資料(未來技術遺產)登錄工作,今年新增加了包括日本首臺實用放電加工機、全球首個非晶態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等18件資料。經過此次第17次登錄後,總計有381件資料被列入未來技術遺產。此次新增的未來技術遺產,國立科學博物館已經在其日本館一樓中央大廳進行展板展示,展期至9月29日。

title

照片由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提供

今年新增了18件未來技術遺產,其中之一是日本工業大學工業技術博物館擁有的電火花成形機JapaxtronD3。這是一種利用放電現象以非接觸方式加工金屬的放電加工機,擅長處理硬度和韌性高、難以切割材料,以及細小狹窄的形狀。在日本被廣泛用於模具製造等,為日本的製造業提供了蠻力支持。1948年前後,日本東京大學等機構就開始研究這種加工技術,JapaxtronD3是1954年3月由日本放電加工研究所(現在的沙迪克公司)基於與歐美不同的獨特理念開發出來的,第一臺機器交付給了東京工業大學。

此外,新登錄的還包括東京工業大學特命教授細野秀雄開發的柔性透明非晶態IGZO薄膜電晶體,以及為其性能提升做出了貢獻的脈衝雷射沉積(PLD)氧化物薄膜製備裝置。另外還有日本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長期進行的世界最長的長期潛變試驗數據相關資料。

以下是此次新增的18件未來技術遺產(括弧内為所有者):

 ◇精工石英水晶(Seiko Quartz Chariot)——為模擬石英手錶的小型化和低功耗化做出貢獻。(精工博物館銀座)

 ◇PlayStation2 ——全球首款具備DVD播放功能的家用遊戲機(索尼集團)

 ◇搭載MIDI的合成器(JUPITER-6、JX-3P)——證明MIDI潛力的合成器(羅遠)

 ◇V2500渦輪機風扇發動機及開發資料集——日本首次參與民用航空發動機開發的記錄。(日本航空發動機協會)

 ◇兄弟牌計算機縫紉機「Opus 8」——通過獨有技術實現主要功能由微機控制的家用計算機縫紉機。(兄弟工業)

 ◇JANOME 「Memoria」——日本首款搭載水平梭的家用數值控制縫紉機。(JANOME)

 ◇「關於河冰尤其是冰上軌道的研究」——世界冰河工程基礎。(名古屋大學)

 ◇巨型顯示螢幕用高輝度發光元件·TRINI-LITE(型號:JTS-1)——兼具CRT和VFD優點的元件,實現了能顯示整條鯨魚魚的大屏幕。(雙葉電子工業)

 ◇第二代ASTRO VISION用高輝度弧光管(K-DF18GRB/2A)——高精細放電式發光元件。(松下控股)

 ◇電火花成形加工機JapaxtronD3——日本首臺實用電火花成形加工機(日本工業大學工業技術博物館)

 ◇線切割電火花加工機DWC-50——日本首臺線切割電火花加工機(三菱電機)

 ◇電火花成形加工機22-NC8000——現存最古老的搭載微電腦數值控制的電火花模製加工機(日本工業大學過程技術博物館)

 ◇線切割電火花加工機UPH―1——實現φ0.03mm線自動連接的高精度線切割電火花加工機(牧野銑床製作所)

 ◇柔性透明非晶態IGZO薄膜電晶體——世界首款非晶態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東京工業大學)

 ◇脈衝雷射沉積(PLD)氧化物薄膜製造裝置——為氧化物TFT實用化做出貢獻的卓越材料探索工具。(東京工業大學)

 ◇日本鋼鐵協會「潛移委員會」會議記錄及相關資料——為高溫結構部件的可靠性奠定基礎的長期潛變試驗計劃(日本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

 ◇潛變試驗機及設計圖紙——支撐著數十年的長期潛變試驗的試驗技術(日本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

 ◇潛移數據表及其記錄、潛變破斷試樣——長期潛移數據及其品質保證的記錄(日本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