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言論NPO」和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國際傳播集團」共同實施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間,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印象急劇惡化,對合作的意願也明顯降低。對日本「持良好印象」或「持比較良好印象」的中國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37.0%驟減至12.3%,而「持不好印象」或「持比較不好印象」的比例則從去年的62.9%增加至87.7%。對「當前中日關係」和「未來中日關係」調查項目的回答中也顯示出類似的變化。對此,言論NPO認為問題嚴重:「中國對日本的意識全面惡化,在過去20年間的調查中還是首次出現。」
(摘自言論NPO公開的「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分析」)
75.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日關係會變差
言論NPO於12月2日公佈了「中日聯合輿論調查」的結果。該調查自2005年以來每年實施一次,此次為第20次。於2024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面向1000名日本民眾和1500名中國民眾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當前的中日關係」為「良好」或「比較良好」的中國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17.5%降至8.6%,而認為「不好」或「比較不好」的比例從去年的41.2%飆升至76.0%。針對「未來的中日關係」,認為「將變好」或「將相對變好」的中國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31.6%降至9.6%,而認為「將變差」或「將相對變差」的比例同樣發生了較大變化,從去年的40.1%上升至75.0%。
同一問題對日本民眾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當前的中日關係」「不好」以及「未來的中日關係」「將變差」的受訪者較去年減少,認為「良好」或「將變好」的受訪者有所增加,這一差異也引人關注。
(摘自言論NPO公開的「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分析」)
59.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日關係已不重要
言論NPO更為關注的是,中國民眾對「中日關係的重要性」的意識大幅下降現象。認為中日關係「重要」或「比較重要」的日本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65.1%略升至67.1%,認為「不重要」或「比較不重要」的比例從7.5%降至5.0%。而在中國的受訪者中,認為「重要」或「比較重要」的比例從60.1%大幅下降至26.3%。認為「不重要」或「比較不重要」的比例則從19.1%大幅增至59.6%。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無論兩國政府間對立如何激化,認為「中日關係重要」的比例也從未低於六成過。即便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爭端激化的2013年的調查中,仍有72.3%的中國受訪者和74.1%的日本受訪者回答「中日關係重要」。這是該調查開始以來 「20年來的首次」,言論NPO對此表示關注。
(摘自言論NPO公開的「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分析」)
對中日合作的重視程度也減半
此外,此前曾獲得中國民眾高度支持的「中日合作」,此次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中日兩國民眾意識上的差異。對於「面對全球和平與合作的挑戰,中日兩國是否應展開新合作」的問題,44.7%的日本受訪者表示「贊同」,7.5%表示「不贊同」,較去年無明顯變化。而中國的受訪者中,「贊同」的比例從去年的49.2%降至26.9%,下降了一半,「不贊同」的比例從去年的20.1%增至43.2%,翻了一倍多。對於「中日的經濟合作對本國的未來是否重要」的這一問題,65.3%的日本受訪者認為「重要」,日本民眾的認識並未發生變化,而認為「重要」的中國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60.1%減少至30.9%,減少了一半。
此前,曾有半數以上的中日兩國民眾認為重要的「民間交流」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國民眾的意識變化。對於「中日之間民間層面的交流(留學、學術交流、藝術與文化交流等)對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是否重要」的問題,53.4%的日本受訪者認為「重要」,與去年幾乎相同。但回答「重要」的中國受訪者從去年的61.5%跌至今年的25.4%,比例不足去年的一半。對於「如有機會是否願意前往對方國家」的問題,回答「不想去日本」的中國受訪者從57.8%猛增至84.5%,該比例是過去20年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俄羅斯的認識差異不大
除了有關中日兩國民眾對對方國家看法的調查問題外,此次調查還調查了對俄烏戰爭等國際議題的看法。其中對「有觀點認為俄烏戰爭是對他國領土、主權的侵略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關於這一點,以下哪一項最接近您的想法?」的問題,回答最多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無論理由為何,侵略他國領土主權都是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行動,應該反對」,達到了41.3%,較去年的16.3%大幅增加。另外雖然與日本受訪者持相同觀點的比例的72.9%仍有較大差距,言論NPO還注意到中國民眾認為「儘管俄羅斯的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但也應考慮俄羅斯的特殊情況」的比例為 28.3%,為第二多回答。綜上結果,言論NPO認為:「這些結果顯示出近七成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俄羅斯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
此外,對於「在今後的國際社會中,各國應一貫追求的最重要目標是什麼」的問題,中國受訪者選擇最多的是「維護他國領土和主權,反對侵略或改變現狀」,比例為33.6%(日本受訪者持相同意見的比例為25.5%)。結合這些結果,言論NPO表示:「中日兩國民眾的意識差異正在縮小。」
(摘自言論NPO公開的「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分析」)
對其他國家的評價普遍下降
此次調查實施時間與川普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最終獲勝的時期重合。言論NPO在分析調查結果時也考慮了這一因素的影響。對於「中美對立的原因在於哪個國家」的問題,中國受訪者回答最多的是「美國」,佔83.9%,較去年的43.8%大幅增加。這一數值僅次於川普政府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即2020年調查中的86.2%。言論NPO認為「中國民眾的意識在2022年中美首腦會談啟動以來趨向緩和,但此次調查顯示又回到了過去的狀態」。
對於「在全球和平與經濟秩序不穩定的情況下,為了秩序穩定,哪個國家應當發揮更多的領導作用」的問題,中國受訪者回答最多的是「中國」,比例從去年的30.6%大幅增加至52.4%。回答「美國」的比例從12.8%降至6.0%,回答「美國和中國」的比例從11.3%降至7.9%,回答「日本」的比例從11.1%降至1.9%,回答「俄羅斯」的比例從9.0%降至3.0%,數值均有所下降。此處對日本的評價的下降也值得關注。
有無出國經驗以及社交媒體的影響很大
美國下一屆總統川普已表明將加強對華關稅等措施,明確表達了強硬的對華姿態。對此,日本有觀點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在對日立場上會發生改變。然而,此次調查結果卻與這一觀點截然相反:中國民眾的對日態度在過去一年中大幅且全面惡化,其中原因何在?言論NPO認為,一個重要因素是,沒有赴日出國經驗的中國民眾,無論哪個年齡段,對日本的印象都發生了全面惡化。在有赴日出國經驗的人中,對日本持良好印象的人的比例從去年的69.2%下降至55.6%,儘管有所下降,但持好印象的仍超過半數。而在沒有出國經驗的人中,對日本持良好印象的比例則銳減至僅2.8%(去年為32%)。
(摘自言論NPO公開的「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分析」)
言論NPO指出,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背後原因之一是中國SNS(社交媒體)等網際網路環境的變化。中國的網際網路客戶人數已突破11億人,而且與日本不同的是,包括中國官辦媒體在内的傳統媒體在SNS上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言論NPO在對此現狀進行說明後表示:「沒有出國經驗的人只能依靠本國媒體的報導,而這些以中國本國媒體為資訊源的大多數中國民眾中近九成都對日本持負面印象,並且在其他許多方面對日本的認識也大幅變差。」
言論NPO特別指出,此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出「認為中美對立的原因在於‘美國’、且日美合作和日本推進經濟安全保障措施是中日關係的障礙,以及意識到日本強化軍事力量和日美合作並感到來自日本的軍事威脅的中國民眾數量,均較去年出現增加」。認為「中日關係重要」的中國受訪者從去年的77.9%減少到今年的23.7%,表明中國民眾越來越傾向於認為日本並非把中國當作合作重要的夥伴,而是一個與美國聯手、或獨自制定對華關係政策並與中國對立的國家。同時,言論NPO指出,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反復出現這類報導,可能對輿論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網站】
言論NPO 「中日兩國開始失落戰略互惠關係的信任基礎——第20次中日聯合輿論調查分析」
【相關報導】
2024年11月22日 【調查】73.1%的日本人對中國無親近感,與對美國、韓國、臺灣差別鮮明
2024年01月29日 日本對中國、俄羅斯的親近感降至最低,對美韓歐印東南亞的親近感上升
2023年10月18日 中日聯合民調結果公佈,兩國民眾彼此印象均惡化
2023年02月20日 日本内閣府調查:日本人對中親近感進一步下降,對俄也惡化
2022年03月24日 對日本的好感度各國存在巨大差異,中國較去年大幅下降
2022年12月09日 中日聯合民調顯示超7成民眾期待經濟合作
2021年09月27日 三菱綜研:建議日本強化技術和風險管理體制,還要與中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