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通過AI實現數值化的「精神病疾患輔助診斷」程序獲得醫療設備認證

2025年07月31日 資訊通信

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ATR,位於京都府精華町)等宣佈,其開發的輔助診斷精神病疾患的系統已作為「程序醫療設備」獲得了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認證。該系統通過人工智慧(AI)分析大腦圖像資訊中的活動模式並將其數值化。研究團隊還將在2026年春季提交將該系統作為抑鬱症診斷輔助的追加認證申請。

title

ATR腦資訊通信綜合研究所所長川人光男針說明今後的計劃(攝於6月30日東京都千代田區)

抑鬱症雖然有煩躁、意欲低下、失眠等多種症狀,但由於其診斷主要依靠醫生問診,因此難以進行定量評估。該疾病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其他精神病疾患的區分也很困難,因此長期以來亟需客觀評估的技術。

ATR及ATR孵化的初創企業XNef(位於京都府精華町)等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設備(fMRI),基於564名健康人和149名抑鬱症患者的大腦圖像數據,開發出了將大腦活動狀況數值化的AI。基於與訓練數據不同的約500人的數據驗證該AI與精神病疾患的關聯性後發現,它能以約七成的準確率識別抑鬱症。

此次,該系統作為程序醫療設備採用了「兩階段認證制度」來申請認證。首先在第一階段,獲得了作為計算「腦回路指標」的指標認證。第二階段將申請作為抑鬱症診斷輔助的認證,計劃以2026年春季為目標提交認證申請。目前,已在廣島縣和東京都推進臨床試驗,申請時將利用臨床試驗數據中的一部分。未來的目標是獲得適用公共醫療保險的資格。

ATR和XNef還在開發用於調查抑鬱症治療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等更易見效的抑鬱症患者類型的指標,其方針是力爭早日實現實用化。ATR腦資訊通信綜合研究所所長川人光男表示:「在精神病疾患領域,缺乏客觀檢查手段這一情況本身就給患者帶來了壓力。我們希望能夠提供客觀的檢查方法。」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7/15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