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土木學會(會長:池內幸司)於9月24日公佈了2025年度(令和7年度)「土木遺產」名單。本年度共認定19處遺產,表彰儀式將於11月18日「土木日」前後在各地舉行。
圖1【轟橋(大分縣豐後大野市)】這座石砌拱橋擁有日本國內排名第一的跨徑長度(橋墩中心間距),最初作為運輸木材的森林鐵路軌道橋。鐵路廢止後,改做公路橋為地區交通提供支撐。(供圖:土木學會)
圖2【城嶺橋(愛知縣春日井市)】這座優美的三跨空腹混凝土拱橋建於昭和初期,橫跨玉野川(莊內川),曾是通往定光寺周邊景區的主要門戶。它通過在拱圈與橋面之間設置空隙(空腹),實現了厚重混凝土結構的輕量化。(供圖:土木學會)
土木遺產的認定工作始於2000年,目的是通過將珍貴的歷史土木建築物評選為「土木遺產」加以表彰,向社會和土木技術人員展示其社會意義與文化價值。評選對象原則上為竣工滿50年的土木結構。獎項通過分會推薦和公開徵集方式募集,並由土木學會土木遺產委員會(委員長:小野田滋)負責評審。
小野田委員長表示:「土木遺產的成果之一,就是告知世人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土木建築。」他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這些珍貴的土木結構。
新增加的19處土木遺產如下:
①木混凝土橋·木直川橋<北海道札幌市:1963年(昭和38年)竣工,1987年(昭和62年)遷建復原>
②納沙布岬燈塔<北海道根室市:1930年(昭和5年)竣工>
③中岩壩<栃木縣日光市:1924年(大正13年)竣工>
④駒橋發電所落合水路橋<山梨縣都留市:1907年(明治40年)竣工>
⑤嵐山橋<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綠區:1959年(昭和34年)竣工>
⑥城嶺橋<右岸一側為愛知縣春日井市玉野町,左岸一側為愛知縣瀨戶市定光寺町:1937年(昭和12年)竣工>
⑦富山縣營立山砂防設施群<富山市有峰地區-常願寺川水系:1906年(明治39年)~1925年(大正14年)期間竣工>
⑧領內橋<三重縣多氣郡大台町:1923年(大正12年)竣工>
⑨六供配水塔與舊泵房<愛知縣岡崎市:配水塔1934年(昭和9年)竣工,舊泵房1933年(昭和8年)竣工>
⑩大師第16號拱渠<和歌山縣伊都郡九度山町:1925年(大正14年)竣工>
⑪大野壩<京都府南丹市:1961年(昭和36年)竣工>
⑫屋形橋<兵庫縣神崎郡市川町:1933年(昭和8年)竣工>
⑬千刈導水路的水管橋群<兵庫縣神戶市、西宮市、寶冢市:1917年(大正6年)竣工>
⑭吉野川橋樑<奈良縣吉野郡吉野町:1928年(昭和3年)竣工>
⑮宇都井高架橋<島根縣邑智郡邑南町:1974年(昭和49年)竣工>
⑯波節岩燈標<香川縣丸龜市廣島岬南東南方約1.0公里:1895年(明治28年)竣工,1980年翻修上部照明部分>
⑰轟橋<大分縣豐後大野市:1934年(昭和9年)竣工>
⑱出會橋<大分縣豐後大野市:1925年(大正14年)竣工>
⑲鹿狩戶橋<宮崎縣西臼杵郡高千穗町:1931年(昭和6年)竣工>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資訊】
土木學會的土木遺產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