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於企業與大學的研究生涯
2014年因對高輝度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的研發做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的赤崎勇博士於2021年4月1日因肺炎去世,享年92歲。
赤崎勇博士在講述獲獎的喜悅(2014年10月,NHK電視臺)
被認爲在20世紀掀起了光革命的藍光LED是大學與產業界共同開發的,可被視爲典型的產學合作成果。與赤崎勇博士一同獲獎的還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他在開發藍光LED時還是日亞化學工業的研究人員;另外一名是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他是赤崎勇博士的學生。
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的三位獲獎者
赤崎勇博士出生於鹿兒島縣知覽町(現在的南九州市),1952年從京都大學畢業後進入神戶工業公司(現在的電裝天公司),成爲一名企業技術人員。之後成爲名古屋大學的助教授,再之後又進入松下電器產業公司,1981年再次就任名古屋大學教授。
在此期間,赤崎勇博士一直在致力於研究藍光LED。如果能讓LED發出光的三原色——紅色、藍色和綠色,就可以製造出包括白色在内的所有顏色的LED。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在挑戰這項研究,但只有藍光LED始終未能實施。
1980年代下半期,赤崎勇博士開始與自己的學生、後來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的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一起進行研究,最終全球首次成功地將非常明亮的藍光LED發光。
之後赤崎勇博士開始利用該成果與豐田合成公司開展聯合研究,並與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可用能學獎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當時所在的日亞化學工業展開了競爭,經過不懈努力,豐田合成於1995年成功實施藍光LED商業化。
JST提供開發經費,豐田合成給付專利使用費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名古屋大學赤崎勇教授的研發專案,爲幫助其與豐田合成共同實施藍光LED的商品化,提出了向其提供研發經費的建議。
赤崎勇博士最初沒有接受,因爲他覺得商品化還爲時尚早,但最終他還是同意了。JST於1987年3月~1990年9月共向豐田合成提供了5億5000萬日元的融資型研發經費。經費的提供條件是,由JST在這3年半的研發期間爲其提供研發資金,研發結束且JST認證開發取得成功後,要在5年内無息返還JST提供的資金。
資金提供期間的研發成果(包括原始專利申請和研發程序中的專利申請在内)實施商品化後,豐田合成要根據銷售額向JST給付一定的專利使用費。
豐田合成利用這筆資金成功開發出了藍光LED,並根據銷售額在1997年至2013年期間向JST給付了總額爲56億日元的專利使用費。
給付給JST的56億日元的去向
給付給JST的56億日元中,有一部分根據當時的合同給付給了名古屋大學。
名古屋大學按照當時國立大學的規定,將這筆資金作爲發明獎勵金給付給了赤崎教授。不過由於國立大學的教授屬於公務員,根據當時的國家公務員制度,獎勵金的上限爲每年600萬日元。
日本專利廳認爲600萬日元的獎勵金上限對重大研發成果而言顯得過低,後來修改了制度,取消了上限。隨着制度的修訂,赤崎教授每年能獲得600萬日元以上的獎勵。雖然最終給付給的赤崎教授的總額沒有公開,但據推測,至少超過了1億日元。
名古屋大學的專利收入超過14億日元
另一方面,赤崎教授開發的藍光LED爲名古屋大學帶來了14億日元以上的專利收入。
赤崎勇博士最初在名古屋大學擔任助手,於1959~1964年以及1981~1992年兩次就職於名古屋大學,其中在1981年至1992年擔任名古屋大學工學部的教授。據名古屋大學介紹,赤崎勇博士在1985年以後憑藉藍光LED材料氮化鎵的結晶技術等合計取得了70項專利。
雖然上述專利中主要專利已於2007年到期,但包括其他相關專利在内,爲名古屋大學帶來的收入合計達到14億3千萬日元。
名古屋大學爲紀念赤崎勇博士的成就,於2006年利用專利收入建立了「赤崎紀念研究館」等,作爲研究人員的開發基地。
日本國内的產學合作專案中從沒有過給付如此高額專利使用費的先例。不過,在與外國的產學合作中,北里大學的特別榮譽教授、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大村智博士從美國默克公司獲得了總額250億日元的專利使用費。大村博士因開發出針對盤尾絲蟲病的特殊藥物而獲得諾貝爾獎,這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傳播,會致人失明的恐怖寄生蟲病,作爲產學合作的專利使用費,即使從全球範圍來看,這個金額也是罕見之高。赤崎勇博士等人獲得的專利使用費在日本僅次於大村博士。
文: 馬場錬成(科學記者)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