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先驅科研人】通過貝殼與生物骨骼解讀歷史環境,以確立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技術

2025年01月29日 科學家訪談
title

西田 梢
東京科學大學 環境與社會理工學院
融合理工學系 副教授
出生於青森縣。201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系研究科地球行星科學專業,理學博士。曾先後任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特別研究員、茨城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國際創造工學系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被派至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進修、筑波大學生命環境系特任助教等。自2024年起擔任現職,2023年起入選「創發研究員」。

Q1. 您立志成為研究人員的契機是?
A1. 想解開恐龍與古生物的奧秘

小時候看了電影《侏羅紀公園》,讓我對恐龍學者充滿了憧憬。對於遠古時代生活著與今日截然不同的生物,我感到非常有興趣,渴望解開古生物和地球歷史變遷等謎團。小學時,我就意識到將來要做研究工作。後來,高中時我加入了廣播社團,參與影片和廣播節目的製作,進而對電影導演等創作工作也產生了興趣,但最終我還是選擇進入大學,從事自己一直熱愛的古生物研究。

大學期間,我對古生物的演化特別感興趣,大學期間開展了分析生物穩定同位素以調查歷史環境的研究。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但質子數不同的原子。通過分析魚類骨骼和貝殼等物質中所含的碳酸鈣同位素比率,就能解析出這些生物生活過的環境及其生態行為的歷史。雖然學習分析方法是非常困難的過程,但一個個新數據的出現使我感到快樂,所以能夠專注於研究之中。

Q2. 您目前的研究内容是什麼?
A2. 複原溫度變化,調查行為生態

我的研究主題是開發用於分析魚類和魷魚等遷徙性生物行為的生態同位素分析技術。其中之一是研究採用比既往方法精度更高的「團簇同位素分析」,追溯各種生物的生態及行為的歷史。

2025年1月,東京科學大學將引進日本國内第二臺最新式團簇同位素分析設備。雖然日本應用該技術的研究者尚少,但未來我的目標是利用該設備建立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技術。同時,我希望建立一個可供各領域研究人員協作的同位素研究基地,推廣該技術。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穩定同位素分析深入瞭解生物的棲息環境,就能夠揭示過去有過的環境變化對生物演化過程及棲息地變遷產生的影響。通過積累這些數據,還可以預測未來海水溫度變化等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此外,掌握譬如沙丁魚、鮭魚等洄游魚類的行為生態,能夠有助於保護水產資源。

title

對貝介類、珊瑚和魚類等海洋生物進行溫度飼養實驗,並藉此開發通過貝殼和骨骼中的同位素比率來推測水溫歷史的方法。

Q3. 您對立志成為研究人員的人有何建議?
A3. 圍繞「想解決的問題」進行思考

作為一名研究人員,我會有意識地「以想解決的課題為軸心進行思考」,而非侷限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或當前所掌握的技術。首先,要切實擁有一個想搞清楚的主題。如果解決問題依賴某種技術就要去學習,哪怕這些技術不在自己的專業範圍之内,也要大膽嘗試,這一點很關鍵。若個人難以獨立完成,則可通過團隊合作來達成目標。在不斷深化專業知識和技術的過程中,往往會浮現出可作為下次研究線索的靈感,為此,我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堅持學習知識和技術。

對於有志於成為研究人員的各位,我希望你們能全身心地投入並享受自己熱愛的事物,無論是興趣還是學術。這些經驗必將成為未來的寶貴財富。無論是否擅長學習,只要有「想要嘗試」的願望,任何人都能走上研究人員的道路。如果你找到了想要鑽研的領域,就請毫不猶豫地去挑戰吧!(TEXT:村上佳代)

title

在瑞士研究時,西田博士常常在週末享受壯麗的自然的同時去進行自己喜歡的滑雪。照片左邊聳立的是馬特洪峰。

原文:JSTnews 2025年1月號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