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東工大揭示奈米碳管紗線性能下降的終極因數,扭轉導致向錯成核及向錯線成長

2024年06月27日 電子電氣

東京工業大學雷霄雯副教授、博士生路通,以及藤居俊之教授的研究團隊,首次在束狀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Bundle: CNTB)的扭轉程序中觀察到了向錯成核及向錯線的成長,提出了向錯線可能是影響CNTB機械性能的潛在終極因數之一。這一發現從新的角度理解了扭轉對CNT紗線機械性能的影響,併爲製備高性能的CNT紗線提供了理論指導。

title

研究概要圖(供圖:東京工業大學雷霄雯副教授,原圖出自刊載於學術雜誌《Carbon》的英文論文)

CNT自被發現以來,其優異的機械性能一直備受關注。CNT具有極高的強度和模數,在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然而,單根CNT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侷限,特別是在大規模和宏觀結構的應用方面。爲此,透過加捻將單根CNT組裝成更大尺寸的CNT紗線成爲一種常見的方法。然而,儘管CNT紗線整體上保持了一定的機械性能,其性能卻遠不及單根CNT。這種性能的下降侷限了CNT紗線的應用前景。目前,有關CNT紗線機械性能下降的機制研究尚少,在已有的研究表明,柱狀絲束在加捻程序中可能會產生局部結構變化從而引入向錯,但具體的形成機制及其對機械性能的影響程度尚不清楚。

爲了探究CNT成紗性能下降的終極因數,東京工業大學雷霄雯副教授、博士生路通,以及藤居俊之教授的研究團隊採用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方法,結合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從原子層面剖析了扭轉程序中CNTB的每一横向截面的局部結構變化。首先,爲了分析CNTB内部結構在横向截面上的變化,將CNTB全原子模式(圖1(a))粗粒化成一條線(如圖1(b)),每個横向截面(xy平面)上每個CNT看作一個點(圖1(c)),扭轉後的CNTB模式如圖1(d)所示。

title

圖1. (a)起始情況的CNTB全原子模式;(b)粗粒化後起始情況的CNTB模式;(c)粗粒化後的CNTB的横向截面;(d)粗粒化後且扭轉後的CNTB模式;(e)Delaunay三角剖分後的CNTB横向截面。(供圖:東京工業大學雷霄雯副教授,原圖出自東京工業大學的新聞發佈)

由圖中可以看到,這兩種CNTB在初始弛豫狀態下呈現均勻六邊形結構,並且均隨着扭轉程序發生了坍縮,產生局部結構變化,從而導致向錯的出現。爲了清楚展示每個CNT周圍發生的局部變化,研究團隊用Delaunay三角剖分法劃分出每個CNT的最近鄰,圖1(e)上下分別爲2層CNTB和7層CNTB的結構。

title

圖2. (a)起始情況的CNTB;(b)第一次出現向錯線的CNTB;(c)向錯線逐漸成長的CNTB;(d)扭轉程序中向錯線的長度和扭矩與扭轉角的關係;(e)CNTB楊氏模數與扭轉角的關係;(f)向錯線的長度與楊氏模數呈反比。(供圖:東京工業大學雷霄雯副教授,原圖出自東京工業大學的新聞發佈)

之後,研究人員整合每一個横向截面中的向錯,並展示在3維模式中,如圖2(a)到(c)所示,可以看到,向錯連接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被定義爲CNTB中的向錯線。隨着扭轉角的增大,向錯線的長度逐漸增加,其中最爲重要的是隨着向錯線長度的增加,CNTB的楊氏模數下降,這表明扭轉程序中產生的向錯線對CNTB的拉伸性能會產生不利影響。

這一發現揭示了CNT紗線強度下降的機制。透過探究向錯線在CNTB中的形成和隊形變換,不僅加深了對CNT紗線在扭轉程序中產生的微觀結構變化的認識,也爲未來改進CNT紗線的製造工藝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

文 曹暉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Carbon
論文:Nucleation of disclinations in carbon nanotube bundle structures under twisting loads
DOI: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287
作者:Tong Lu、Xiao-Wen Lei、Toshiyuki Fujii

東京工業大學新聞發佈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バンドル構造體のねじり変形による回位生成を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