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笹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4月17日於東京主辦的海洋論壇上,東京大學和高知大學的名譽教授高橋正徵(日本水產資源的維護協會會長)提議說,隨着捕獲量逐漸達到極限,要想滿足持續增長的魚類消費需求,需要推進「魚類養殖」。據高橋介紹,因過度捕撈,捕獲量已經超出永續發展的水準。他認爲,要想滿足消費需求,未來的目標應該是讓養殖魚佔到供應量的90%。
東京大學和高知大學的名譽教授高橋正徵在笹川平和財團主辦的論壇上發表演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資料顯示,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裏,全球人均魚類和肉類消費量增至1.67倍,其中魚類增至2倍,超過了肉類的增長率。另外,養殖魚的供應量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養殖魚和捕撈魚已經在魚類的總供應量中各佔一半比例。養殖魚中,淡水養殖魚的產量增長更快,佔整體的60%以上。
海水魚的生存與浮游生物等密切相關。微型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爲食,大型浮游生物以微型浮游生物爲食,沙丁魚和鯡魚等高產魚種則以大型浮游生物爲食。這些多產魚種最後又變成了鱈魚、鰹魚和金槍魚等的食物,生態系統正是透過這種食物鏈保持平衡的。這些食物鏈的形成離不開海水中所含的營養鹽類等礦物質。不同海域的營養鹽類含量大不相同。開闊海域的營養鹽類含量一般比較低,與開闊海域相比,營養鹽類豐富的藻場和珊瑚礁的浮游植物生產力約爲其20倍,擧升流海域約爲其4倍,大陸架海域約爲其3倍。即使同樣在開闊海域,海水容易隨洋流波動的海岬、島嶼後側及海底山等海域也富含營養鹽類。因爲營養鹽類會隨着海水的波動增加。
笹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主辦的海洋論壇
高橋同時還提出三項確保人類今後能繼續操作食用魚類的方案。首先,爲實施可持續捕撈,要進一步完善和應用捕撈侷限等各種規定。其次,透過人類的力量讓海域富含營養鹽類的方式比較有效,所以可採取使深水層海水擧升到海面的對策。例如,使用深水層海水作爲日本國内電廠的冷卻水的話,就能向海洋表面供應大量營養鹽類。
第三個方案最值得期待,就是擴大養殖生產,高橋建議像牛、豬、雞、羊等陸地家畜那樣推進「家魚」養殖。他列舉了養殖「家魚」所需的條件,包括「長得快」、「喫得少」、「容易存活」,「沒有與野生品種雜交」等。理想的養殖場所爲海洋,而且與海域面積有限、被污染可能性較高的内灣相比,靠近外海的部分更適合養殖。另外,關於飼料,高橋強調說,需要對養殖魚進行品種改良,培育能利用玉米等容易生產的植物性飼料取代目前主要依賴的魚油和魚粉等的養殖魚。作爲候選「家魚」,高橋列舉了具備大多數人喜歡的味道和口感的「大馬哈魚」、「鯛魚」、「鱈魚」和「金槍魚」等。
關於透過品種改良培育「家魚」的可能性,高橋說:「海水魚與淡水魚不同,不食用植物性飼料。目前還沒有人嘗試透過品種改良,培育能利用植物性飼料養殖的海水魚,這正是日本人應該挑戰的課題」。
文:小岩井忠道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