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教授在中國的科研新發現,福建農大與名古屋大開發成功「砂糖水稻」

2020年11月04日 農林牧漁

本文根據名古屋大學科研成果發佈資料編譯而成

福建農林大學的笠原龍四郎教授(原名古屋大學博士研究員)與名古屋大學變革性生命分子研究所(WPI-ITbM)的桑田啓子特任助教、名古屋大學生物機能開發利用研究中心的野田口理孝副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水稻受精失敗時會生成高純度的糖水,而非米粒(圖1)。

title

圖1:水稻的gcs1突變體表型與儲存了液體的砂糖水稻 (圖中比例尺:1mm)
(A)左爲日本晴的種(我們通常食用的米粒),右爲此次培育的砂糖水稻(gcs1突變體)的增大胚珠。二者的體積沒有顯著差異。
(B)如箭頭所示,砂糖水稻的胚珠内充滿了液體而非澱粉。
(C、D)固定後的日本晴種。觀察了胚和胚乳。
(E、F)砂糖水稻的胚珠内部。可以看出,與日本晴的種相比,完全沒有形成胚和胚乳,内部充滿了液體。D和F是用甲苯胺藍染色後得到的示意圖。

此前笠原等人於2016年發現就發現了雙子葉植物擬南芥的花粉管依賴性胚珠增大(POEM)現象,也就是在受精失敗後,其胚珠會因沒有受精而增大。爲調查單子葉植物水稻是否也能觀察到這種現象,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體編輯技術持續進行實驗,最終發現,水稻受精失敗後,胚珠也會增大。另外還發現,增大的胚珠中充滿了液體而非澱粉,基因解析結果顯示,很可能含有形成澱粉的前驅物——蔗糖。

研究團隊對液體的成分進行分析發現,液體中含有的糖成分中,蔗糖佔98%,而果糖和葡萄糖僅分別佔1%,無需純化就已經是純度非常高的蔗糖液體(圖2)。

title

圖2:砂糖水稻的胚珠内儲存了純度非常高的庶糖
質量分析結果顯示,砂糖水稻的胚珠内儲存了1%的葡萄糖、1%的果糖和98%的庶糖。

目前已知的能生產蔗糖的作物只有甘蔗和甜菜兩種,雖然也有其他的產糖植物,但蔗糖純度都無法與這兩種植物相比。而此次培育的「砂糖水稻」有望爲世界提供「第三種產糖植物」。

甘蔗是主要分佈在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植物,而甜菜是主要分佈在寒冷地區的植物,這些植物在低溫或高溫條件下的產糖效率會顯著降低,但水稻目前從北海道到沖繩都可以種植,這表明砂糖水稻也一樣,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能產糖,今後有望成爲突破全球產糖極限的新作物。

笠原教授2013年入選了JST的先驅研究專案「旨在實施二氧化碳資源化的植物物質生產力強化與旨在利用生產物的基礎技術開發」,發現POEM現象就是該專案先驅研究階段的成果。

論文資訊
題目:High-quality sugar production by osgcs1 rice
期刊: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20)3:617, October 2020.
URL: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0-01329-x

日語發佈原文

相關報導:
【日本學者在中國】發現植物新現象的漫長之旅——西方見聞錄

編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