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京都大學利用iPS製備免疫「教育細胞」,有望應用於癌症治療等領域

2025年09月29日 生物醫藥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的浜崎洋子教授等人成功利用人類iPS細胞製備出了「胸腺上皮細胞」。這種細胞具有能教導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等進行攻擊且不攻擊自身的「教育者」功能,有望應用於免疫異常類疾病及癌症治療領域。

title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的浜崎洋子教授(右)等發表研究成果(京都市)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8月25日刊上。

位於心臟上方、被稱為胸腺的組織,具有在體內生成負責免疫反應的「T細胞」的能力。胸腺上皮細胞會教導T細胞不攻擊自身細胞,並使其能夠識別癌細胞及病毒等的標記物。胸腺組織會隨著老化而減少,這被認為是老化導致免疫功能減弱的原因之一。

研究團隊發現,通過在由iPS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中添加一種名為「視黃酸」的物質,可使胸腺上皮細胞特有的基因發生表達。基於這一發現,研究團隊通過培養iPS細胞,成功製備出了胸腺上皮細胞。

通過將製成的胸腺上皮細胞與從人類胸腺中採集的、作為T細胞來源的前驅細胞進行混合,立體再現出胸腺組織後發現,成功生成了可應對多種抗原的T細胞。

在癌症的最新治療技術中,一種通過製備能記住癌症抗原等標記物的強效T細胞、並將其移植到患者體內的方法正備受關注。然而,癌細胞有通過改變抗原以逃避T細胞攻擊的特性。若能將可生成多種T細胞的胸腺組織應用於癌症治療,則有望獲得比以往更具多樣性的攻擊效果。

CiRA的浜崎教授表示:「在體外製備胸腺組織以產生多種T細胞並進行移植,這也可作為一種可行的選擇方案。我們希望將該方法應用於先天性無胸腺症及癌症治療等領域。」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9/9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論文:An iPSC-based in vitro model recapitulates human thymic epithelial development and multi-lineage specification
DOI:10.1038/s41467-025-6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