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等的研究團隊,針對類似蜜蜂以「女王」為核心的裸鼴鼠群,給所有裸鼴鼠個體佩戴標籤並追蹤觀察了各自的行為。結果發現,負責繁殖的個體與不參與繁殖的「工鼠」行為模式存在差異,且「工鼠」還可細分為「勤勞型」等6種類型。
裸鼴鼠因其幾乎無體毛的皺褶皮膚、社會結構以及長壽等獨特特性而備受關注,但其詳細生態此前一直未明確。此次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裸鼴鼠的社會生活以女王為核心(供圖:東京大學)
裸鼴鼠與螞蟻、蜜蜂等生物一樣具有「真社會性」,群體中繁殖個體與非繁殖個體通過分工維持高度發達的社會,這在哺乳動物中極為罕見。裸鼴鼠群體由一隻可生育後代的雌性「女王」、數隻負責繁殖的雄性「王鼠」以及數10至300餘隻工鼠構成。儘管其獨特的生態備受研究關注,但多侷限於少數個體或短期觀察,此前幾乎沒有針對群體整體行為進行解析的案例。
此次,研究團隊採用常用於追蹤貓狗等寵物的體內植入式追蹤標籤,對裸鼴鼠群體的整體行為進行了調查。研究人員以包含女王和王鼠各1只在內共約20隻個體的5個群體為研究對象,對所有個體進行了30天的追蹤。通過自主開發的方法,使用劃分為3×3共9個隔間的特殊巢箱,藉助標籤識別系統掌握每個個體所在位置。
當裸鼴鼠群體進入巢箱後,會自發將房間按功能劃分出寢室、便所、垃圾場等。研究團隊根據標籤追蹤的資訊對個體行為進行分類,發現除女王和王鼠外,工鼠群體中還存在活躍行動的勤勞個體、負責清掃的個體以及活動量少的個體等不同類型。且在30天的觀察期內,個體基本持續承擔固定職責。
此前雖有通過人工目擊進行行為觀察的案例,但由於裸鼴鼠長期相互堆疊聚集的習性,難以分辨個體的精準位置,導致無法進行長期且詳細的觀察。東京大學的奧山輝大教授表示:「我們已經建立了長期行為解析方法的基礎框架,未來不僅能將觀察周期延長至1年或更久,還能將該方法應用於其他動物的研究。」
除特殊社會結構外,裸鼴鼠的長壽及抗病特性等也備受關注。裸鼴鼠的壽命可達30年以上,年老後運動能力也未見明顯衰退,且不易患癌症及生活習慣病。未來,期待進一步闡明裸鼴鼠獨特的生態習性。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2025/10/28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Science Advances
論文:Quantitative and systematic behavioral profiling reveals social complexity in eusocial naked mole-rats
DOI:10.1126/sciadv.ady0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