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女性產後發生的椎體骨折(脊柱壓縮性骨折)可能是原發性骨質疏鬆引起的,與代謝性和內分泌性疾病無關。
此次調查發現,生產後的女性會有極少數人發生脊柱骨折(椎體骨折)。研究小組對產後發生椎體骨折的11名患者進行調查發現,她們並未罹患通常會引起骨質疏鬆症的代謝性疾病和內分泌性疾病,但出現了與高齡骨質疏鬆症患者同等程度的骨質流失。這11名患者在發生骨折前完全採用母乳餵養,骨折均發生在產後3個月内(圖1)。
另一方面,以生產爲目的到慶應義塾大學醫院婦產科就診的79名女性在產後接受了脊椎骨X射線檢查和骨密度檢查,無一人發生椎體骨折。檢查結果顯示,這79人的骨密度明顯高於發生骨折的11人。79人中有34人是完全母乳餵養,與發生骨折的患者不同,這些人未出現骨質流失的情況。
另外,研究小組將未發生骨折的79人分成兩個羣組進行了比較,完全母乳餵養的34人爲一組,其他人(完全奶粉餵養以及母乳與奶粉混合餵養)爲另一組,兩組人的骨密度也沒有明顯差異。
接下來,研究小組比較了兩個羣組的骨代謝標誌物測量結果,結果顯示,完全母乳組的骨吸收標誌物顯著高於另一組,在骨代謝週期中,完全母乳組的舊骨破壞功能的活性度更高。而在骨形成標誌物方面,兩個羣組沒有明顯差異,新骨形成功能的活性度相同,由此推測,與奶粉餵養相比,完全母乳餵養更有利於骨形成的破壞和吸收。
以上結果表明,產後發生骨折的直接原因應該不是母乳餵養,產前就存在的骨質流失才是骨折的根本終極因數。關於發生骨折的患者,研究小組推測,骨密度已經明顯降低的產婦進行母乳餵養導致了骨吸收功能的強化和骨代謝狀態的變化,再受到抱孩子等物理可用能性和身體負荷後,這才引發了骨折。
相關研究論文已於2019年5月13日發表在跨學科綜合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網路版上。(日文發佈全文)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