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量子技術創新會議」向科技大臣遞交「量子技術社會實際應用對策」建言

2025年06月17日 政策

日本有三項與量子技術相關的政府戰略,作為實施措施,日本將通過構築量子生態系統,來推動量子技術在社會中的實際應用。日本政府的「量子技術創新會議」(主席:慶應義塾大學校長伊藤公平)彙總了構築量子生態系統的推進對策,並由主席代理島田太郎(量子技術新產業創造協議會代表理事)親自提交給了科學技術政策擔當大臣城內實。城內大臣表示:「石破首相在出席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G-QuAT(量子與AI融合技術業務開發國際研究中心)落成儀式時,明確表示要強化量子戰略。為確保日本在該領域持續保持並強化競爭力,我認為本次推進對策提出的創造應用場景等舉措極為重要,期望能將推進對策的內容反映到政府制定的《綜合創新戰略2025》中,並與獲得預算等聯動。」

title

科學技術政策擔當大臣城內實(左)與「量子技術創新會議」主席代理島田太郎(供圖:科學新聞社)

在量子技術領域,世界各國正在加強研發與產業化舉措。美國方面,除了能源部(DOE)制定了量子計算機商業化戰略外,還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設立了量子感測與計量中心,在美國國家航空與太空總署(NASA)成立了量子研究所。美國計劃在截至2029年的五年內投入總額27億美元(約4050億日元)的預算。

英國方面,從2024年起10年內將投資25億英鎊(約4750億日元),並吸引10億英鎊的民間資本。2024年11月,還宣佈了一項支持包括量子領域在內的科學技術產業的5億英鎊預算增額措施,並以2030年代為目標,提出了關於量子技術實際應用的5項使命。

德國方面也發佈了2023~2026年的跨部門計劃,預計在4年間籌款約30億歐元(4800億日元)。

日本政府除了在過去5年間籌款約3300億日元外,還將多種技術路線的量子計算機引入G-QuAT,完善了與高性能計算機(HPC)相融合的測試設備環境,制定了研究開發的《量子技術創新戰略》、面向社會變革的《量子未來社會願景》以及以實用化和產業化為目標的《量子未來產業創造戰略》三項戰略。此次加快量子技術在社會中的實際應用,對推進對策進行了彙總。

「量子技術創新會議」主席代理島田指出:「日本過去曾依託垂直整合型生態系統,提供了高性能、高質量的產品,發揮出了國際競爭力,但在數字時代面對水平分工和平台型生態系統未能及時適應,最終落後於世界。為避免重蹈覆轍,本次的推進對策就形成生態系統所需的措施提出了建議。例如,量子技術雖存在難以實現社會實際應用的一面,但一經試用證明其優越性後,便會迅速普及。我們在創造應用場景(Use Cases)並確立此類標準的同時,還將進一步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

推進對策建議,面向應構建的量子生態系統,應提升市場的可預見性,整備人才、物資及資金資源,並構建永續發展機制。

為培養量子人才,應通過多種多樣的項目拓寬人才基礎,同時完善其所需的教育環境。為強化國際拓展能力,應提升日本的研發環境與市場全球價值,並積極向海外傳播資訊。

為構建支撐量子技術實際應用基礎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基地,還應推進測試設備環境擴充、建立用戶友好型使用體制、重要部件的材料國產化、穩定供應的國際合作,以及技術瓶頸分析。此外,在基礎研究之外,還應推動面向實現低成本等目標的開發以及各層級協作。應支持涵蓋基於路線圖等的人才培育在內的標準化戰略制定,以及在國際標準組織(ISO)和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ITU-T)的活動。

為實現支撐量子生態系統的可持續資金循環和市場創造,應通過擴充測試設備和普及活動等創造新型應用場景,並確立向供應商反饋所需的評估硬體性能等指標的基準。探討由風險投資(VC)支持的量子孵化計劃以及政府採購等支援措施。

日本政府表示將基於此次建議,在來年度的概算要求中計入必要預算,加速推進12個量子技術創新基地的體制強化與合作強化等舉措。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