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學者在中國】活躍的文科研究職位,我現在的人生最快樂!

2022年07月07日 科技交流

更多請看:【日本學者在中國】專集

沓名 美和

沓名美和
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教授
清華大學日本研究所訪問學者/多摩美術大學客座教授/REBIRTH ASIA代表/博鰲文化產業論壇日本理事

簡介
沓名美和在多摩美術大學求學期間受到文化人類學等的啓發,開始對東亞的文化、藝術和民俗學產生興趣,大學畢業後前往韓國弘益大學攻讀研究生。之後在中國清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還以東亞文化藝術專家的身份在清華大學日本研究所參與外交活動。此外,作爲藝術家,自2013年以來,她開始思考藝術與社會連接的公益性藝術再生專案,並在柬埔寨創立了將子彈殼製作成藝術品的「REBIRTH ASIA」。由於這段經歷,她成爲了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中國美術大學中的首個當代藝術系、「環境再生與藝術」教授並開始授課。

請問您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契機是什麼?

我學生時代原本想成爲一名藝術家,而不是研究人員。所以我首先考進了多摩美術大學工藝科,在那裏接觸到了文化人類學和岡倉天心的思想,遂開始對東亞的藝術、民俗學和文化感興趣。

以此爲契機,我大學畢業後決定去韓國弘益大學讀研究生。在韓國時一邊攻讀研究生,一邊在ART SONJE Center綜合藝術中心和畫廊工作,從事展會策劃和海外聯繫工作,以及其他藝術創新活動。這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身爲日本人,隨着參與到更實際的藝術現場,讓我意識到,由於各國的歷史背景和隊形變換進程不同,整個東亞的近現代藝術史有很多都不明確。

於是,我想作爲東亞藝術的專家更深入地瞭解亞洲文化,因此決定接下來去中國深入開展研究。之後在中國的清華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目前就職於清華大學日本研究所,同時還以東亞文化藝術專家的身份參與外交活動等。

可以肯定的是,在日本、韓國和中國三個國家學習的經歷無疑對我的對藝術和文化的思考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覺得,作爲藝術家不只是個人表現,還應考慮是否可以利用藝術創造來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機制和環境。不僅是自己的祖國,還應將藝術作爲解決全世界任何地方產生的問題和困難的突破口。在中日韓三個國家生活期間,我開始以這種方式思考問題。

請介紹一下您的研究主題和在中國的活動。

我的研究領域是當代藝術。

受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邀請,我於2019年在當代藝術系成立了「環境與藝術」研究室。這在中國還是首次。

我在北京讀書時,作爲藝術家作品,於2013年發起了連接藝術和社會的「REBIRTH ASIA」活動。這是一項旨在將内戰期間留在柬埔寨的大量子彈殼做成首飾進行再生的公益藝術活動。透過把悲傷的歷史遺物變成美好的物件,我希望能將其作爲重要的歷史一頁傳遞給下一代,而不是丟棄掉。不僅是柬埔寨,思考亞洲的歷史和文化時,戰爭史始終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始於柬埔寨的這項活動在中國和日本也逐漸被身份鑑定,透過子彈殼首飾讓很多人瞭解到了柬埔寨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接觸亞洲歷史的機會。

在魯迅美術學院,我有一門課就是基於這項活動和經歷開設的,即針對生產合理主義爲中心的社會和量產大量消費的藝術,重新審視物品的製造。

我在中國的藝術教育一線發現了很多與日本的差異。

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是大學之間的合作。在日本,著名大學裏會有一些專門研究當代藝術的研究室,但每個研究室都是獨立的,幾乎不會合作開展研究和教育活動。

相比之下,在中國,被稱爲五大美院的著名美術大學之間都有相互合作,大學之間會激烈討論如何教授當代藝術以及如何培養世界級藝術家等,並對共用的資訊進行深入分析,然後回饋到教育活動中。

在中國,當代藝術的領域正迅速擴大。提到藝術,人們可能會想到傳統的繪畫和雕塑,但今天的藝術已經不再侷限於油畫或日本畫等這些流派。曾經被認爲屬於不同流派的各領域的藝術家們正在合作創造新的藝術形式。

title

「2020年環境與藝術展‘破·立’」的海報(攝影:沓名美和)

在此背景下,我所在的當代藝術系的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深入學習程式設計。目的是可以像使用塗抹刷一樣利用數位技術,創造自由地使用藝術和技術的新藝術表現形式。

另外,在學習數位技術的同時,還會深入思考與社會相關的藝術是什麼等問題。包括從技術和由技術所創造的社會中獲得靈感而誕生的表現,採用從工業技術中誕生的新材料等,藝術創作的範圍非常廣泛。

日本也有teamLab、NAKED INC、Rhizomatiks、落合陽一等很多利用科學和技術的藝術家並從事科技藝術(媒體藝術),科學和藝術現在已經密不可分了。

title

「資訊演奏者」(photo by Frank Feng)

這張照片是我在魯迅美術學院「環境與藝術」班的學生在疫情期間上網課時用半年時間創作的作品。這個班提出了「資訊廢棄物」才是現代廢棄物的假說,討論了資訊廢棄物的本質和再生方法。

在與學生討論的程序中,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假說:未來人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斥着資訊廢棄物,科技廢棄物將遍佈全地球,最終資訊廢棄物可能會讓人類失落人性。

部分學生還程式設計製作了將資訊廢棄物變成聲音的系統。

近年來,因遭受誹謗中傷等網路暴力而輕生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問題已經成爲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爲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嘗試了利用程式設計技術將網路暴力轉化成聲音。

這些嘗試今後能否實用還不清楚。即使實用估計也不會立即盈利。但是,結合創造力和技術,會引發討論。我相信,這些實驗的積累會帶來引領時代的新型製造業。

大學和研究室是可以失敗的地方

當然,研究需要取得成果,但大學是一個無需立即考慮收益的實驗性場所。一般社會上,很難長時間持續思考一件無法立即盈利的事情,即使這件事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積極的結果。

在大學的研究室裏,對於社會上一些比較模糊的問題,即使看起來很離奇,也可以透過豐富的創意和有趣的着眼點發起挑戰。我認爲,這種試錯和實驗的積累對創造未來非常重要,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目前我在中國每天都和剛剛走上研究道路的學生在一起。我告訴學生們,重要的不是給出正確答案,而是掌握討論的能力和創造出能引發討論的作品。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能對未來的社會和藝術形式進行新的研究,與更多的人一起創造新的價值觀,我個人感覺非常有幹頭。

日語原文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China 編輯部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