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2019年11月27日 高等教育

目前,已經公佈的很多資料都顯示日本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實力在下降,很多指標也顯示,支撐日本「科技立國」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日本的少子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日本對日本整個國家的科學和科技實力下降感到非常擔心,舉國上下一致認爲,採取對策已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日本政府在題爲「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基礎實力」的《2018年版科技白皮書》中對這種現狀表明了危機感。白皮書中強調,需要強化支撐創新的基礎能力,比如培養年輕研究人員和確保研發投資等,另外還提出了國家戰略和具體的政策課題,大學及公共研究機構等也採取了各種措施,但遺憾的是,目前遲遲沒有取得能夠反映在數值上的具體成果。

在此背景下,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於8月初彙編了一份值得關注的報告《科學技術指標2019》。不僅是日本,在任何一個國家,作爲「研發人才」基礎的博士學位取得者都是重要的存在。報告中公開了一項調查結果,在研發經費投入較多的7個國家中,僅日本單位人口的博士學位取得者數量呈減量趨勢。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編纂的《科技指標2019》

調查物件爲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中國和韓國7個國家。日本每100萬人口的博士學位取得者在2016年度爲118人,僅高於總人口較多的中國的39人。數量最多的是英國的360人和德國的356人。從2008年度以後,在這些國家中,僅日本的數量出現減量,日本以外的國家全部增加。中國雖然總人數還很少,但一直在增加。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韓國、美國和英國均實施了大幅增加。美國和韓國在2000年度的數位與日本基本相同,但最近則增加到了日本的一倍以上。

此外,報告中還公佈了碩士學位取得者的資料。日本每100萬人口的碩士人數在2016年度爲569人。與博士學位取得者一樣,在7個國家中僅高於中國。遠遠低於英國的3694人、美國的2486人和德國的2465人。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每100萬人口的博士學位取得者人數比較(NISTEP提供)

NISTEP此次發佈的報告並沒有明確導致這種趨勢的終極因數。不過,很多研究人員、有識之士和行政官員一致指出,除少子化之外,終極因數還包括越來越難以確保能發揮博士學位優勢的工作場所,所以研究人員不再繼續操作攻讀博士課程,而這本來是研究人員獲得身份鑑定的必經之路。促進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才就業成爲重要課題,但這個問題並不好解決。很明顯,博士學位取得者的就業單位除了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外,還包括研究職位越來越少的企業。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以後,尤其是泡沫經濟時期,衆多企業都競相吸引掌握高級知識的人才。但經濟泡沫破滅後,企業的研究職位所僱傭的人才大幅減量。

日本企業的博士學位取得者僱傭率遠遠低於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據悉,日本的博士學位取得者在企業整體研究人員中的佔比超過5%的產業僅限於藥物製造業等部分領域。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日本各產業領域的企業經營戰略各不相同,光憑藉「培養支撐未來科技隊形變換的人才」這個名義,要求企業增加僱傭博士學位取得者和擴充基礎研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爲面臨國際競爭的日本企業,尤其是製造業的經營環境非常嚴峻。

建立可以讓博士專注於研究的體制

關於大學的現狀,也有人在許多場合提出了多種問題和課題。在很多場合都有人指出,提交研究課題後必須經過審覈的「競爭性資金」增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申請。建立讓博士學位取得者專注於研究的校内體制也是亟需解決的課題。

《科學技術指標2019》還以論文爲指標,分析了日本等主要國家的科技實力。此前在各種場合已再三指出過,在淪爲發表數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方面,日本的世界排名也呈下降趨勢,《科學技術指標2019》彙總了最新資料。

日本理科領域的論文數量在1990年代後半期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但到2010年代後半期則下降到了第四位。最新的2015~2017年資料顯示,日本的年均論文發表數量約爲6萬3700篇,低於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第四。中國在1995~1997年的年均論文發表數量爲1萬4600篇,而最近增至約27萬2700篇。韓國在1990年代後半期的排名還沒有躋身前十位,但最新資料爲4萬7700篇。日本的發表篇數近些年基本沒有變化,照此趨勢,在不久的將來,日本的論文數量很可能會被韓國趕超。

受全球關注的高被引論文的數量上日本也在下降。從論文被引次數排名前10%的「TOP10%論文」和排名前1%的「TOP1%論文」來看(分數計數方式),日本1995~1997年的年均論文數量在這兩個排行榜上均位居第四,但在最新資料中下降到了第九位。日本的TOP10%論文篇數約爲3900篇,而中國約爲2萬8400篇。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各國論文數量和論文數量排名(NISTEP提供)

國際合著論文減量意味着在世界上的存在感降低

不單單是受全球關注的論文數量減量,日本在國際合著論文方面的減量也令人擔心。這個問題在以日本科技實力降低爲主題的研討會上經常被指出。當前是一個重要論文以國際合著的形式撰寫的時代。日本研究人員的國際流動性較低,國際合著論文的數量減量表明日本所從事的研究的存在感正在降低。

當然了,不能光憑論文判斷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和科技實力,需要綜合考慮多種指標,但認爲「日本論文能力」的下降將來可能會以具體的形式體現在科技實力下降,最近持這種擔憂看法的人在日本國内很多。

在NISTEP發佈的包含大量内容的報告中,關於研發經費的資料也引人關注。從公共研究機構的研發經費來看,中國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快速增加,2013年超過美國,2017年達到7.7萬億日元,高居世界榜首。美國於2011年達到峰值之後開始減量,2017年爲5.3萬億日元。而日本2013年達到峰值後開始減量,2017年爲1.4萬億日元,進入2000年代後基本沒有太大變化。2017年雖然微增,但也只有1.4萬億日元,稍高於持續增加的韓國同年的1.0萬億日元。

中國的增長勢頭有目共睹。據熟悉中國科學學術政策的有關人士透露,中國年輕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電腦工程和人工智慧(AI)等,國家政策也徹底踐行實用主義。這種趨勢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阻礙基礎研究的隊形變換。所以說在科技實力方面凸顯存在感的中國科研勢力,從長遠來看似乎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主要國家的企業研究人員數量走勢(NISTEP提供)

隨着培養理科類研究人員的日本國立大學越來越重視研究生院,研究生的數量出現增加。但此次的報告明確指出了博士學位取得者在日本難以獲得穩定就業的狀況,博士學位取得者數量減量,以及日本科研論文能力下降的實態。

作爲大學基礎研究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反覆被人指出的是「大學營運費用補助金」的削減。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只要國家向國立大學增加投入營運費用補助金,情況就能改觀那麼簡單。大學研究人員出現的老齡化,人事制度的僵硬刻板,因循守舊的校内部門等問題都已經趕不上時代的要求。即便同爲國立大學,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等舊帝國大學與地方大學之間也存在各種差距。此外,大學本身的管理能力也存在問題,日本在歐美已經普及的終身教職評定製度的引進也比較落後,研究人員的流動性不足。這些還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問題,有關大學的各種制度,需要加以改善的課題有許多。

科學和技術實力的下降將會對未來社會造成重創。要想因應中國和韓國等東亞國家的崛起,當然需要增加科技預算,但各種組織結構的制度改革則不必等候增加預算,在此之前就應該先從可能的環節做起。

「人才培養的根本是想讓這個國家變成什麼樣」

Science Portal於2018年初夏對著名的數學家、九州大學理事和副校長若山正人做了長篇採訪。他對如何激發年輕研究人員的活力,培育人才踢出了非常寶貴的建議,特附上結束本文。

世界主要七國僅日本博士數量呈減量趨勢,培養和確保人才首要課題

九州大學理事和副校長
若山正人

「人才培養的體制最終取決於想讓日本變成什麼樣的國家。例如,是想讓博士的數量與美國一樣多?還是想構築一個能讓博士充分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無論是在強大的經濟實力方面,還是在引領新科學隊形變換方面,美國明顯都是世界第一。日本透過充分發揮日本人勤勉的性格和匠人的技能,已經快要追上美國了。但最終沒能成爲強有力的引領者。我認爲不在經濟規模和科學技術方面成爲領軍國家,而像北歐各國那樣,在許多方面有閃光點且保持自主性,也是日本可以考慮的一條道路。但如果日本還想選擇成爲引領世界的已開發國家之路的話,就必須進一步向大學和研究機關提供資金,提高企業的研究積極性,提高綜合國力,還需要制定擴充‘R&D’企業的優惠政策等。」

「日本製定的目標大多都是短期的,甚至連中期目標都很難制定。這樣當然無法與把全球都納入思考範圍的中國競爭。日本的國家定位在某種意義上是明確的。雖然我不贊成鼓勵軍事研究,但諷刺的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業務内容都是長期的,甚至有面向50年以後的投資專案。日本沒有如此長期的目標。現在需要我們有一個確定價值的長期視野和爲其投資的實施能力。」

日文原文

日文:內城喜貴、JST Science Portal 總編、共同通訊社客座主筆
中文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