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6月3日公佈了包括中東在内的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包攬前兩名,清華大學蟬聯榜首,第2名則是去年排名第5的北京大學。在今年上榜的489所大學中,日本大學的數量最多,爲110所,保住了高等教育的整體地位。《泰晤士高等教育》的評價是:「日本仍是領先地位」。但是,在排名前20位的大學中,日本的大學只有位居第7的東京大學和位居第12的京都大學。而中國大陸有7所、韓國有5所、香港有4所大學躋身前20名,相比較而言,日本明顯處於劣勢。
2020年亞洲大學排行榜前6位大學
排名擧升至第2位的北京大學在研究環境和企業收入方面獲得了高度評價。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高居榜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3,排名較去年的第2位又降低1位。第4名和第5名分別爲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第6名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7名是排名較去年升高1位的東京大學,第8名爲香港中文大學,第9名爲首爾大學,都是長期名列前茅的大學。引人關注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登上第10位。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製作) | ||||
亞洲排名 | 去年排名 | 前年排名 | 大學名稱 | 國家·地區 |
1 | 1 | 2 | 清華大學 | 中國大陸 |
2 | 5 | 3 | 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3 | 2 | 1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4 | 4 | 4 | 香港大學 | 香港 |
5 | 3 | 5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6 | 6 | 5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7 | 8 | 8 | 東京大學 | 日本 |
8 | 7 | 7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9 | 9 | 9 | 首爾大學 | 韓國 |
10 | 12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大陸 |
10 | 10 | 13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12 | 11 | 11 | 京都大學 | 日本 |
13 | 13 | 10 |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 韓國 |
13 | 14 | 18 | 浙江大學 | 中國大陸 |
15 | 16 | 12 | 浦項工科大學 | 韓國 |
16 | 15 | 14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
17 | 17 | 16 | 復旦大學 | 中國大陸 |
18 | 18 | 17 | 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19 | 24 | 20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大陸 |
20 | 19 | 24 | 高麗大學 | 韓國 |
21 | 25 | 26 | 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 |
22 | 21 | 20 | 延世大學 | 韓國 |
23 | 22 | 22 | 蔚山科學技術大學 | 韓國 |
24 | 19 | 19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25 | 26 | 25 | 特拉維夫大學 | 以色列 |
26 | 23 | 23 | 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 | 沙烏地阿拉伯 |
27 | 27 | 27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 以色列 |
28 | 35 | 68 | 阿爾費薩爾大學 | 沙烏地阿拉伯 |
29 | 31 | 40 | 慶熙大學 | 韓國 |
30 | 31 | 30 | 東北大學 | 日本 |
31 | 27 | 32 | 哈里發大學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32 | ― | ― | 澳門科學技術大學 | 澳門 |
33 | 41 | ― | 南方科技大學 | 中國大陸 |
34 | 47 | 57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國大陸 |
35 | 64 | 83 | 臺北醫科大學 | 臺灣 |
36 | 29 | 29 |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 | 印度 |
37 | 42 | 47 | 澳門大學 | 澳門 |
38 | 33 | 38 | 漢陽大學 | 韓國 |
38 | 38 | 43 | 中山大學 | 中國大陸 |
40 | 49 | 71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學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41 | 34 | 35 |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
42 | 30 | 33 | 東京工業大學 | 日本 |
43 | 38 | 46 | 馬來亞大學 | 馬來西亞 |
44 | 37 | 45 | 武漢大學 | 中國大陸 |
45 | ― | ―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國大陸 |
46 | 59 | 36 | 國立清華大學 | 臺灣 |
47 | ― | ― | 印度理工學院羅巴爾分校 | 印度 |
48 | 42 | 37 | 巴伯爾努舍瓦尼理工大學 | 伊朗 |
49 | 36 | 薩班哲大學 | 土耳其 | |
50 | 50 | 53 | 同濟大學 | 中國大陸 |
今年上榜的大學比去年的417所增加72所。新上榜的大學約爲80所。泰晤士高等教育公開了對其中排名第57位的、在日本大學中排名第7位的產業醫科大學、排名第32位的澳門科學技術大學、第45位的北京師範大學、第47位的印度理工學院羅巴爾分校和第60位的文萊達魯薩蘭大學(文萊)5所大學進行比較評價的圖表。
在教育、研究、論文引用影響度、國際化和企業收入這五項評價指標中,澳門科學技術大學和文萊達魯薩蘭大學在論文引用影響度和國際化方面獲得了高度評價。產業醫科大學和印度理工學院羅巴爾分校在論文引用影響度方面獲得了高度評價。另一方面,這4所大學被認爲在其他領域還有改善的空間。而北京師範大學在上述五項評價指標中均獲得了好評。
《泰晤士高等教育》肯定了亞洲大學的優勢和劣勢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從這5所大學的特點中也可以看出來。因新冠疫情擴散,目前全球的教育和研究都受到了影響。隨着疫情導致全球學生的流動發生變化,東亞可能會成爲高等教育的中地區。《泰晤士高等教育》做出了上述預測。
亞洲地區的大學在全球的聲譽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泰晤士高等教育》還關注了最近1年香港和印度的學生髮起的激烈抗議活動。此外,還提到了東亞一些國家面臨的人口問題,並指出,大學必須自己因應的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也是多種多樣的。
亞洲大學排行榜利用的基於教育、研究、論文引用影響度、國際化和企業收入這五項評價指標的評價方法,與《泰晤士高等教育》每年公佈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的骨架相同。五項評價指標進一步細分爲13個小項,分別打分然後求和。以教育爲例,除了全球1萬多名著名研究人員對大學的評價外,還會評價本科學生數量與教師數量的比例、博士學位數量與學士學位數量的比例,以及博士學位數量與教師數量的比例等共5個專案。
這五項評價指標中,尤其受重視的是教育、研究和論文引用影響度。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這三項的分數各佔30%。亞洲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方法稍有不同,教育的評分降到了25%,而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佔2.5%的「來自企業的收入」則提高到了7.5%。教育領域減量5%的理由是全球1萬多名著名研究人員對大學的評價分數由15%降至10%的緣故。關於此項調整的理由,《泰晤士高等教育》解釋說:「反映了這兩項在亞洲大學中的優先程度」。也就是說,亞洲地區的大學比其他地區的大學更重視企業收入。
2020年亞洲大學排行榜第7至12位的大學
評價方法的調整,導致亞洲大學的排名在 「世界大學排行榜2020」中也出現了交替。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亞洲地區大學前十高校的順序就發生了變化。第1~4位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前後順序不變,但現排名第5位的香港科技大學和第6位的南洋理工大學則較上次排名分別升高一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排名也升高一位排名至第10位,而上次排名亞洲第5的東京大學則降至第7位,亞洲第10的京都大學降至第12位。
日文:小岩井忠道(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行榜202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