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的大學】(十一)國際基督教大學:世視線誘導標準的「全人教育」

2020年09月01日 高等教育

據說日本和北美的基督徒從20世紀初開始就夢想着在日本建立一所基督教大學。1945年二戰結束後,作爲對悲慘戰爭的反省和對下一代的責任,建立基於基督教精神的綜合大學的行動變得越來越具體,成立了建立委員會開始具體探討建校事宜。在1949年於靜岡縣御殿場市的YMCA東山莊舉行的大學組織協議會上,日美的基督教指導者透過了創辦「國際基督教大學(ICU)」的決議。

title

走向學校

▽利用捐款購置大片土地

創辦國際基督教大學的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宗派——長老教會,透過國内外企業、團體和基督徒等募集了1億6千萬日元捐款,在東京郊區的東京都三鷹市購置了大片土地。高松宮宜仁親王擔任了建校籌備委員會的名譽總裁,日本銀行時任行長一萬田尚登四處奔走募集建校資金。另外,當時駐日美軍最高司令官的道格拉斯·小麥克阿瑟也以財團名譽理事長的身份參與了在美國的籌款活動等,各界名人紛紛爲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創辦伸出援手。

創辦國際基督教大學之前先於1952年開設了語學研修所,第二年的1953年4月正式建校。作爲一所博雅教育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從成立之初起就只設置了教養學部1個學部,包括人文科學科、社會科學科和自然科學科三個學科,第二年增加了英語學科(1960年變更爲語學科)。第一屆校長由擔任過同志社大學校長的教育家及昆蟲學家湯淺八郎擔任。湯淺在建校的籌備階段就開始參與,從校長職位上退下來後也一直擔任理事長等,爲奠定大學的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校的教學方針是,融合「和平」、「學術基礎」和「專業知識」的教育理念,透過日英雙語開展世視線誘導標準的「全人教育」。

title

走出教室

下面透過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官網等來看一下該校的現狀。

國際基督教大學的辦學目的是,「秉承基督教的精神,培養具有國際化社會人才素養,培育能爲上帝和人類服務的有爲人才,以推動永久和平」。宗教事務部、教授會和學生團體等會開展各類宗教活動。每週三的午休時間除大學牧師、教員和學生外,還會邀請校外的傳教士來做禮拜。另外,作爲加深全校對宗教興趣的機會,每年5月份都舉辦基督教周。這一週會縮短上課時間,以學生委員會爲中心組織策劃的演講、論壇、開放校園和音樂會等(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暫停了週三的禮拜,5月份的基督教周也暫停,正考慮秋季透過線上等其他方式實施)。

國際基督教大學協會(ICU教會)是獨立於大學的組織,以基督教精神向所有人傳遞福音和服務爲目的。

title

在校園裏

▽秉承《世界人權宣言》的大學生活

國際基督教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重視學生的個性隊形變換和個人的社會權利問題。1953年4月舉行的第一屆開學典禮逐一介紹了出席典禮的198名新生,每位學生都簽署了宣誓書,同意在大學生活期間支援大學的宗旨,遵循聯合國透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的原則。此後每年的開學典禮都會舉行學生宣誓。

2003年國際基督教大學迎來建校50週年,大學從1999年至2004年的5年裏開展了多項紀念活動。2003年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標「行動的博雅教育」。

全校必修科目以語言教育爲主,4月入學的學生要學習兩年名爲博雅教育英語課程(ELA)的系列課程。ELA的課程全部用英語授課,以閱讀和撰寫論文爲首,透過英語學習來掌握高等教育中的知識生產方法論。針對留學生比較多的9月入學學生準備了日語教育課程(JLP)。作爲外語教育,夏季還會開設日語教育暑期課程,每年都有來自海外的100多名學生參加。

title

開學典禮

▽採用「專修制度」

2008年國際基督教大學實施教學改革,改變了此前從6個學科(人文科學科、社會科學科、理學科(後更名爲自然科學科)、教育學科、語學科和國際關係學科)中選擇一科入學的制度,變更爲「專修(Major)制」,由此,學生無需在入學時決定專業,入學後透過接觸多個領域的學問後,在2年級結束時從31個專修領域中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研究生院也於2010年度實施教學改革,將原來的4個研究科整合爲藝術科學(Arts Science)研究科。

此外,國際基督教大學的留學制度也比較完善,從50年前就開始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交換留學,目前以3年級以上學生爲物件的交換留學與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75所大學簽訂了交換留學協議(截至2020年2月)。一個年級的約620名學生中有150名利用該制度留學。交換留學的學生與當地球科學生學習同樣的課程獲取學分,回國後計入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學分。另外,作爲ELA的一環,還面向1、2年級的學生設置了暑期短期語言留學制度。2014年成爲日本唯一加入全球博雅教育大學成立的合作組織「世界博雅學府聯盟」的大學。

關於日英雙語教育的意思,國際基督教大學介紹說,並不是培養單純地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和英語的人,而要擁有開放的價值觀和終身學習的自主性,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當地,也無論是身處世界各國還是日本,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哪怕只是在個人生活中,都能作爲值得信賴的地球市民,與他人合作併爲人類的和平與共存做貢獻的人。

另外大學還表示,近年來,要想在國際社會立足,除日英兩種語言外,還需要再掌握一門語言,透過再學習另一門語言,能瞭解未知的文化和思考方式,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可以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因此,ICU開設了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漢語、韓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和印度尼西亞語9種語言的課程,努力培養了掌握「日英雙語+1」的語言人才。

title

新冠期間採用網課和實際授課的混合方式

▽全力克服新冠疫情

如上所述,由於與海外聯繫緊密,在此次的新冠疫情中受到的影響比較大。據該大學介紹,今年的暑期課程已取消。日語教育課程由於是正式科目,改爲線上上課,秋季以後將繼續操作上網課,或者改爲線上線下的混合上課方式。

關於派遣留學,「原則上禁止前往非緊急渡航自肅(外務省)等級爲2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留學」,如果預定留學的大學實施線上授課等,也有學生在日本進行遠程「留學」。關於留學生的接收給出了以下選項,根據留學生所在學校的判斷,可以選擇從海外線上學習國際基督教大學的課程、放棄留學或者改變留學時間。

相對於學生人數來說,國際基督教大學的校園非常廣闊。面積達62萬平方公尺,相當於13個舉行職業棒球賽的東京巨蛋體育場,綠化也非常好。學生數量比其他私立大學少,每個年級約爲620人,每位專職教師負責的學生人數約爲18人。

住宿的學生比較多也是國際基督教大學的一個特徵。所有學生宿舍的定員約爲900人,相當於學生總數的30%。學生宿舍被定位爲「學習和實務博雅教育的場所」。學生們透過在集體生活中的「對話」,學習尊重人權和多樣性,以及共同分擔責任。在外國學生與日本學生共同生活的環境中進行討論,認識彼此的差異,並嘗試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能極大地促進學生們作爲人類以及國際人才的成長。(受疫情影響,宿舍8月關閉,9月開始在徹底採取預防對策的基礎上,申請者可以恢復住宿)

入學考試製度分爲4月和9月兩次入學試驗。面向4月生的考試除普通考試(分爲AB兩種方式)、4月入學歸國學生特別考試和社會人特別考試3種外,還有指定學校推薦和特別入學選拔。A方式由綜合教養、人文/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英語(包括聽力)3個科目構成,均採用答題卡方式。與A方式相比,B方式的招生人數較少,一考測試綜合教養和英語,二考採用單獨面試的方式。綜合教養是從2015年度開始導入的,考試方式爲,聆聽15-20分鐘左右的講義,以此爲基礎回答約40-45個問題。

雖然國際基督教大學一直實施少人數教育,但建校60多年來已經培養出約29000名校友。據說「無論身處何方,都能遇到校友。尤其是在聯合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能與很多校友一起工作」。

2012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間擔任國際基督教大學校長的是上智大學出身(2002年開始擔任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的語言學家日比谷潤子,4月份開始由法國文學家兼詩人岩切正一郎接替。岩切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是國際基督教大學的教授,在日比谷任期屆滿後就任校長。

另外,作爲日本首位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爲支援難民做出了貢獻的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前理事長緒方貞子(2019年10月去世)在擔任國際基督教大學副教授期間被任命爲聯合國公使,之後還出任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日本政府代表等。

title

來自中國的留學畢業生爲母校捐贈的口罩

日文:瀧川 進
圖片均出自ICU官網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