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的大學】(四十二)東京都立大學:追求都會社會的理想形態

2021年10月01日 高等教育

東京都立大學是日本首都東京開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2005年以「首都大學東京」的名稱合併重組了「東京都立大學」、「東京都立科學技術大學」、「東京都立保健科學大學」和「東京都立短期大學」4所大學,2020年4月又將大學名稱變回爲「東京都立大學」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東京都立大學在重視與東京都和東京市民的聯繫的同時,廣泛進行基礎和應用領域的各項研究,將推動人類智慧的進步作爲自身的重要使命。

title

東京都立大學南大澤校區正門(攝影:JST客觀日本)

下面根據東京都立大學的官網内容來看一下該校的變遷與現狀。

東京都立大學提出的基本理念是,以「追求大城市中人類社會的理想形態」爲使命,傳授並研究廣泛領域的知識和高度專業的學術内容,同時透過與教育研究機構和產業界等的合作,取得立足於大城市的教育研究成果,培養具有豐富的人性和獨創性的人才,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隊形變換做貢獻。

title

秋天的南大澤校區。今年校園内還開設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攝影:JST客觀日本)

前都立大學創辦於1949年

下面來看一下東京都立大學2004年作爲首都大學誕生之前的歷史,以及作爲「首都大學東京」誕生後到改回都立大學前經歷的變遷。

構成「首都大學東京」核心的前都立大學成立於1949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29年前後開始陸續誕生的高中和專門學校爲母體。具體來說包括舊制府立高中(1929年設立)、都立工業專門學校(1940年設立)、都立理工專門學校(1943年設立)、都立機械工業專門學校(1944年設立)、都立化學工業專門學校(1942年設立)和都立女子專門學校(1943年設立)6所院校。其中最古老的府立高中爲7年制,包括4年的普通科和3年的高等科,學校最初設在東京府麴町區永田町,3年後搬到了東京都目黑區八雲。

合併以上6所學校成立的前都立大學在成立之初有人文學部、理學部和工學部3個學部。人文學部主要是舊制府立高中的延續,理工類的4所專門學校則由理學部和工學部接管。4年後的1953年增加了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社會科學研究科(碩士)、理學研究科(碩士)和工學研究科(碩士)等大學院碩士課程,1955年又在各大學院研究科設置了博士課程。

前都立大學1957年從人文學部獨立出了法經學部,1966年法經學部拆分爲法學部和經濟學部,變成了5個學部的體制。隨着學校組織擴充,八雲校區以及理學部和工學部所在的深澤校區變得不夠用,因此1991年將校舍搬到了東京都八王子市南大澤。之後繼續操作大幅擴充設施,目前大學的本部也位於南大澤。

title

南大澤校區體育館屋頂(攝影:JST客觀日本)

合併4所大學,誕生「首都大學東京」

都立科學技術大學始於1954年設立的都立工業短期大學,之後與都立航空工業短期大學合併,於1972年作爲都立工科短期大學成立,1986年更名爲科學技術大學。

保健科學大學將1986年成立的都立醫療技術短期大學併入了都立保健科學大學保健科學部及專攻科和保健科學研究科(碩士、博士課程)。

都立短期大學是透過對1954年成立的都立商科短期大學和都立立川短期大學等進行重組和合並等,於1996年成立的5學科制短期大學。

合併了上述4所大學的「首都大學東京」於2005年4月1日成立。上述4所大學最初作爲「首都大學東京」繼續操作存在,在校生畢業後關閉。

「首都大學東京」由都市教養學部、都市環境學部、系統設計學部和健康福祉學部4個學部,以及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社會科學研究科、理學研究科、工學研究科、都市科學研究科和保健科學研究科構成。其中,都市教養學部於2018年被分散併入人文社會學部、法學部、經濟經營學部和理學部4個學部,部分内容被都市環境學部和系統設計學部接管。2012年設置了助產學專攻科。研究生院方面,社會科學研究科於2018年被拆分爲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和經營學研究科等。

title

校園參觀日~荒川校區(健康福祉部)

2020年4月,由於「首都大學東京」的名稱認知度較低等終極因數,因此又改回「東京都立大學」。雖然從「首都大學東京」成立之前的前都立大學接管了很多設施和人員,但在組織上二者並沒有直接的延續性,校方表示「並不是前都立大學的復活或者迴歸」。

東京都立大學提出了3項重點推進的課題,分別爲「從物質循環和城市基礎設施佈局的角度出發,爲改善城市環境做貢獻」、「建立以動態產業結構支撐城市社會隊形變換的高度智慧社會」、「構建爲城市社會居民的健康和長壽提供支援的系統,實施充滿活力的長壽社會」。

本科學部和研究生院的組織與首都大學東京時代相同。學部有人文社會學部、法學部、經濟經營學部、理學部、都市環境學部、系統設計學部和健康福祉學部7個學部及一個助產學專攻科,研究生院有人文科學研究科、法學政治學研究科、經營學研究科、理學研究科、系統設計研究科、都市環境科學研究科和人間健康科學研究科7個研究科。

title

南大澤校區圖書館本館(攝影:JST客觀日本)

人文社會學部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能回答作爲日益變化的社會中的一員應該如何面對現實社會等問題的知識和思考能力。該學部針對人類的心理、教育、語言、文學、思想、歷史以及社會和文化等廣泛領域開展各種研究,由人類社會學科和人文學科2個學科構成。大一時所有學生都要學習基礎通識科目。之後確定自己要學習的專業領域,大二開始分班。然後學習專業領域,並着手撰寫畢業論文。進入專業領域課程後,變成小班授課制,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加深自己的專業知識。

法學部由法律學課程和政治學課程構成,均徹底踐行小班制。經濟經營學部由經濟學和經營學2門課程構成,透過提供經濟學和經營學的系統課程,開展通識教育和高度專業的先進教育。

理學部爲了儘量接近解決自然界的奧祕和疑問的答案,開展培養學生掌握真正實力的教育。分爲數理科學科、物理可用能學科、化學科和生命科學科。

title

南大澤校區人文社會學部前

對「城市」進行多角度研究」

都市環境學部以構成城市環境的自然、人類、社會、物質、能源、資訊、構造物/人造物及公共政策等爲關鍵詞,深入思考不斷隊形變換的都市機能與環境問題之間的關係、大城市的能源高度利用與穩定供應、基礎設施的風化作用與更新、大規模災害的因應、城市與地方經濟的振興,少子老齡化的因應、與各種人的共存,以及行政和財政的營運狀態等各種課題,並進行學習和研究。

未來的城市開發和城市建設需要遵循不能讓後代「買單」的永續發展理念。爲了實施這種理念,必須清楚自然環境的力量和實際情況,推進考慮環境負荷的能源和材料開發。都市環境學部將努力培養學生掌握能爲創造這樣的技術和方法論做貢獻的知識和技能。該學部由地理環境學科、都市底圈境學科、建築學科、環境應用化學科、觀光科學科和都市政策科學科6個學科構成。

系統設計學部是根據從智慧型手機到機器人和行星探測器等曾經只存在於科幻世界中的各種技術和系統並不是僅利用一項基礎技術,而是透過與其他領域的多種技術聯動和融合來實施的事實,具體推進教育研究的獨特且先進的學部。由旨在透過程式設計及數學和邏輯思考創造社會價值的「資訊科學科」,以及「電子資訊系統工學科」、「機械系統工學科」、「航空宇宙系統工學科」和「工業藝術學科」5個學科構成。

健康福祉學部旨在培養從事保健醫療的專業人員。由護理學科、理學療法學科、作業療法學科和放射線學科構成。

title

青鳩祭 ~ 荒川校區校園藝術節 ~(2012年)

在東京都立大學本部所在的南大澤校區,大一時所有學部的學生都要在這裏學習1年的基礎科目,另外人文社會學部、法學部、經濟經營學部、理學部和都市環境學部5個學部的學生在該校區學習。此外這裏還有開展新一代能源和基因體分析等先進研究的研究中心所在的專案研究大樓、收集了植物標本的牧野標本館,以及作爲留學生交流場所的國際交流會館等。系統設計學部位於日野校區,健康福祉學部位於荒川校區。

東京都立大學2009年設立了國際中心。目前與海外約200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積極推進國際化。

title

南大澤校區國際交流中心(攝影:JST客觀日本)

國際課爲海外留學生提供全面的支援。留學方式包括自費留學、公費留學和交換留學等。自費留學除普通選拔外,還有以留學生爲物件的選拔方式,合格後國際課會提供相應的支援(獲取簽證等)及幫助留學生安排宿舍,還準備了學費減免制度和獎學金制度等。

國費留學(文部科學省獎學金)包括大使館推薦和大學推薦,但僅針對研究生,而且錄取人數非常少。另外,還有利用東京都爲了與世界各城市共同隊形變換,以培養負責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人才爲目的於2015年設立的基金接收的學生。

東京都立大學與海外的大學和教育機構簽訂了學生交換協議,利用該制度接收到都立大學學習的學生。外國留學生截至2020年5月合計爲638人,包括本科生111人,研究生439人,其他88人。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最多,自費留學生爲429人,都市外交留學生爲15人,合計444人。

學生數量方面,本科生爲6538人(其中女生2791人),專攻科爲10人(女生10人),研究生爲2246人(女生652人),合計爲9059人(女生3520人)。教師人數爲647人(其中女性爲133人)。(均爲截至2021年5月的資料)

title

都市祭 ~ 南大澤校區校園藝術節~

東京都立大學目前的校長爲大橋隆哉,他畢業於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系研究科,並取得了博士學位。1992年進入東京都立大學,擔任理學部助教授,1998年升爲教授,2005年起任首都大學理工學研究科教授,2016年任校長助理,2017年任副校長,2021年4月起擔任校長。專業爲宇宙物理可用能學。

日文:瀧川進
照片:除署名外均出自東京都立大學官網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