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近日公佈了大學基金的運營情況,2023年度實現了淨收益1167億日元。日本文部科學省介紹說:「劃撥(被認定為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的)東北大學的支援金已獲得足夠的資金保障。」JST的基金運作負責人表示:「目前採用的是低風險方式,基金運作開始10年以内(到2031年度末),需要在組合更大風險的組合運營的基礎上進行操作。2023年度大學基金的收益額為9934億日元,大學基金總額已經達到10萬億9649億日元,所以我們希望推進進一步提高基金收益的運營。」

大學基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每年3000億日元的運營收益。不過,在運營開始後的最初10年為積累經驗的試驗性運營,2031年度之後,大學基金將按照文部科學省提示的基本投資組合(65%股票,35%債券的風險配置)進行運營,屆時需要實現3000億日元的運營收益。
2023年度,大學基金按照全球債券65.7%、全球股票25.7%、另類投資(如非上市公司和房地產投資等)2.8%、短期資產(存款等)5.8%的構成比例進行運營,與基本投資組合相比,這種運營方式的風險相當低。這是因為大學基金的原始資金8.9萬億日元來自財政投融資借款(FILP),1.1萬億日元來自政府預算,需要保證即使發生類似於雷曼危機那樣的金融危機,採取的運營方式也要將損失控製在1萬億日元以内。
大學基金2023年度的各種投資收益額如下:全球債券為1902億日元,全球股票為7749億日元,另類投資為283億日元,總計9934億日元。從中扣除手續費147億日元,估值差額7361億日元(收購時與估值時的市值差額),上年度低於帳面價值的1259億日元(與帳面價值的差額)後,淨收益達到了1167億日元。
由於2022年度的淨利潤約為681億日元,兩年合計可以動用的淨利潤總額約為1800億日元。不過,按照大學基金的設計,為防止出現運營收益無法滿足每年度支援金支出的情況,需要確保3000億日元×2年的環域分析資金。在基金規模未達到6000億日元之前,可以在環域分析資金 + 三分之一運營收益的範圍内進行補助,因此當前情況下,大學基金可以支付600億日元作為支援金使用。
大學基金的運營收益除了用於支持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之外,還將分配200億日元用於支持博士生(如SPRING等和新興研究的研究支持(RA)經費)。支持博士生方面政府還有另外的補充預算,未來將逐步轉為全部由運營收益出資。
JST今後將通過增加全球股票的投資比例及其中的積極投資比例,進一步增加另類投資等方式,逐步轉向風險較高但收益更高的投資項目。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