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12個學會聯盟設立請願書網站,一週内2萬人簽章呼籲增加科研費

2024年07月29日 高等教育

爲了提升日本的科研能力,首先必須將科研費(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的金額增加一倍。以生物科學聯盟爲首的12個學會聯盟(包括719個加盟學會,共計208萬名會員)開設了請求增加科研費的請願書專用網站,併發起了簽章活動。學會聯盟將向日本文部科學省等提交要求增加科研費的請願書,並要求反映在下一財年的預算概算中。生物科學聯盟代表東原和成教授(東京大學研究生院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教授)表示:「本次活動最初由自然科學領域的有志之士發起,現在已經得到人文社會科學等衆多領域的支援。有167個獨立學會表示支援,網站開設一週内簽章人數已超過2萬人。日本需要重建正在崩潰的科研雙重支援系統,但首先需要增加科研費。我們希望在盂蘭盆節之前提交請願書。」簽章活動預計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title

生物科學學會聯盟代表東原和成(前左)和副代表後藤雪子(前右)在記者發佈會上

title

生物學會宣傳幹事木村宏

自2004年以來,相同的研究課題日本要遲滯歐美國家數年,日本的科研水平處於落後狀態。此外,儘管日本在論文總數上排世界第5位,但Top10%高影響力論文卻僅排名第13位,研究力在下滑。影響力高的論文往往被專利大量引用,因此影響力的下滑與產業競爭力的下降存在直接聯繫,與國家實力的減弱也有直接關係。譬如,日本醫藥物的貿易入超逐年增加,2022年已經出現了4.6萬億日元的貿易赤字。

隨着全球範圍内AI技術的隊形變換,研究人員可以高效地對已開展的研究課題可以進行二次發現,這也意味着最初研究的萌芽價值變得非常高。

根據日本内閣府的分析,獲得500萬到1000萬日元競爭性資金資助的國立大學研究人員中,每1000萬日元對應的論文引用次數是:經費主要爲科研費的研究人員爲4到6次,科研費以外其他競爭性資金的研究人員爲1到2次,也就是說,科研費是能孕育出高影響力的研究制度。白川英樹博士、野依良治博士、山中伸彌博士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曾表示,他們的獲得諾貝爾獎得研究都都受到了來自科研費的支援。

然而,自國立大學法人化以來,爲實施日本政府設定的目標而提供的競爭性資金雖然有所增加,但科研費只是微增。後藤由季子生物科學聯盟副代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藥學系研究科教授)指出:「設定戰略目標再進行研究其實是對既有研究課題的深入挖掘,在孕育新的研究萌芽方面則效果較弱。所以日本在研究課題的先進性上落後於歐美國家是必然的。」

雖然科研費的預算額度本身在增加,但很多研究人員卻感到實際獲得的資金卻大幅減量。這是因爲大學和研究人員爲彌補因政府削減大學營運費用補助金而減量的經常性資金,增加了基礎研究C類專案的申請數量,導致每個專案的充足率(分配金額相對申請金額的比例)大幅下降。帶來這一影響的不僅限於基礎研究C類專案,基礎研究A類專案的充足率與2020年前相比也下降了10%以上,而且專案採納率也少到了10%左右。

木村宏分子生物學會宣傳幹事(東京工業大學科學技術創成研究院教授)表示:「即使壓縮研究時間來從事科研費的檢驗,如果採納率只有一成左右的話申請成功率還是非常困難的。倘若10年前能被採納的課題現在落選,申請方的積極性也會下降。」

此外,科研費的縮水還有另一個終極因數,那就是受物價上漲和日元貶值的影響。如果考慮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匯率等因素,將2013年的科研費平均分配金額設定爲100的話,那麼2022年度科研費以日元爲基準的實際金額爲80.3,以美元爲基準的實際金額爲51.2。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不僅是實驗等所使用的設備,作爲耗材的試劑也大多是國外製造的,所以生命科學領域實質上減量了約一半的科研費,影響甚大。

後藤副代表表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RO1專案考慮到了高物價帶來的成本增加,專案分配額在20餘年中增加到了原來的2倍以上,但日本卻沒有考慮到高物價和日元貶值帶來的成本增加。最近,期刊發表費(APC)超過100萬日元的情況也不少見,即使獲得了科研費,要在著名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也變得難了。」

請願書中指出,日本要想作爲一個科技立國的國家生存下去,只改變科研費内部分配方式的效果不大,必須增加科研費的總額,因此希望將科研費的規模增加一倍,達到4800億日元。請願書還針對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和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等機構的戰略目標,指出更廣泛地設定戰略目標至關重要。

東原代表表示:「根本問題在於必須重建雙重支援系統。首先必須將科研費增加一倍,在此基礎上保障基礎研究的經費。」

增加科學研究費助成事業總額請願書網站:https://seikaren.org/kakenhi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