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文部科學省「全國學生調查」結果:亦存在數據科學教育落後的大學

2025年10月17日 高等教育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項調查顯示,通過大學教育掌握的知識與能力中,選擇「數理、統計、數據科學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大學生僅約半數,回答「基本未掌握」或「未掌握」的大學生比例高達47%。鑒於2025年6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統合創新戰略2025》明確制定了「大量培養具備‘數理、數據科學、AI’素養的人才」目標,相關部門對於此次調查結果展示的現狀,相當重視。

title

文部科學省

注重學生視角的調查

「全國學生調查」由文部科學省與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實施,9月30日公佈結果,希望從學生視角掌握大學教育與學習的實態,並將其運用於大學教育改進與國家政策制定。該調查於2019年度首次實施,本次為第四次,繼續定位為整理並驗證合理的調查方法及提問項目的試行性調查。調查對象涵蓋540所大學(約佔日本國內大學的68.6%)的大學本科二年級及畢業班學生共計約100萬人,另外還有132所短期大學(約佔日本國內短期大學的44.4%)的畢業班學生約1萬8千人。調查於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間通過網路實施,共收集到約13萬名學生的回答。

對於面向大學生提問「通過大學教育,您認為是否掌握了下列知識與能力?」的調查項目,選擇「已掌握」與「基本掌握」合計比例較高的為:「對專業領域的知識與理解」(回答比例89%)、「廣博的知識、看待事物的方式」(回答比例88%)、「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回答比例86%)、「與未來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回答比例83%)、「文獻資料蒐集與分析能力」(回答比例81%)以及「發現問題並思考解決方案的能力」(回答比例80%)等。

低於數據科學的僅「外語應用能力」

另一方面,對於「數理、統計、數據科學相關知識與技能」,回答「已掌握」或「基本掌握」的大學生合計僅佔53%,而回答「未掌握」的佔13%,回答「基本未掌握」的佔34%。在所有項目中表現更差的僅有「外語應用能力」——其「已掌握」與「基本掌握」合計為26%,而「未掌握」與「基本未掌握」合計達74%。

與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實施的上一輪「全國學生調查(第三次試行)」對比可知,學生所處狀況未見明顯改善。在上次調查中,「數理、統計、數據科學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已掌握」與「基本掌握」合計為51%,「未掌握」與「基本未掌握」合計為49%,與本次調查相近。

title

(上圖引自文部科學省「令和6年度(2024年度)‘全國學生調查(第四次試行)’」)

title

(上圖引自文部科學省「令和4年度(2022年度)‘全國學生調查(第三次試行)’」)

數據應用已進入中小學課堂

數據應用在教育一線受到重視,始於2016年1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作為「具備可持續性與強韌性,在保障國民安全安心的同時,讓每個人都能實現多樣化幸福」的新社會形態,《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首次提出了「Society5.0」概念。作為實現「Society5.0」所需的教育與人才培養政策之一,「充實程式設計教育與統計教育」被明確提出。受此影響制定的「新學習指導要領」規定:小學自2020年、初中自2021年、高中自2022年起,將進行「數據應用」教學。

但是在2025年4月文部科學省實施的中小學「全國學力與學習狀況調查」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小學生不會從折線圖中讀取必要數值,並根據條件進行描述,中學生在比較並捕捉多個群體的數據分佈趨勢時,運用數學表達說明判斷理由的能力欠缺。調查指出,這樣的兒童、學生有許多。此外2025年7月公佈的「全國學力與學習狀況調查」結果,發現了以下問題:小學生在根據目的選擇合適圖表,判斷出貨量的增減並用文字或數字說明理由方面存在不足;在捕捉不確定事件的易發生傾向、運用數學表達說明判斷理由方面也被存在問題。

此次「全國學生調查」則明確顯示出大學的數據科學教育也不充分。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超連結】
文部科學省「關於令和6年度「全國學生調查(第4次試行實施)」結果(新聞公告)
文部科學省「公佈令和4年度「全國學生調查(第3次試行實施)」結果
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令和6年度全國學力與學習狀況調查結果(概要)

【相關報導】
2024年09月13日 日本在AI領域落後明顯,全球最大AI學會的日本論文數量僅佔2%
2024年08月08日 日本中小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調查:數據應用能力不足
2023年05月25日 OECD司長為應用AI建言:「需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教育和入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