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OECD《教育概覽2025年版》顯示日本在高等、學前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明顯低於OECD平均水平

2025年09月26日 高等教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教育概覽2025年版》再次揭示了日本對小學入學前的學前教育及大學、研究生院等高等教育的公共財政支出甚少的狀況。日本的公共財政資源的教育支出佔整體的比例為,學前教育階段78.2%,高等教育階段(含研究開發費)為37.5%,分別低於OECD平均水平的85.6%和67.4%。其中高等教育階段的差距尤為明顯。在校生人均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為8,184美元,僅為OECD平均水平15,102美元的54%,差距尤為顯著。

9月9日發佈的《教育概覽2025年版》詳細介紹了OECD成員國的教育支出、教育機構的成果和教育與學習效果、教育機會、在校情況、升班升學狀況、教師、學習環境、學校組織相關的實際情況。在教育支出方面,日本初等教育階段至高等教育階段的在校生人均教育支出額相當於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9.4%(OECD平均水平為25.3%),僅次於奧地利、韓國、英國和美國,處於較高水平。然而,「從國家整體GDP佔比來看,日本的教育支出為3.9%,低於OECD平均水平的4.7%」等數據也在其中。

title

家庭教育費用負擔之重並未改變

日本長期以來大幅落後的是學前與高等教育兩個階段的公共財政支出。儘管相較於上一年度的《教育概覽2024年版》略有增加,但公共財政支出佔整體教育支出的比例,學前階段為78.2%,高等教育階段為37.5%,分別比OECD平均水平低7.4個百分點和29.9個百分點。兩個階段的家庭負擔較重的狀況並未改變。

title

(引自OECD《教育概覽2025年版》國別註釋《圖表解讀教育2025:日本》)

高等教育畢業率高,但也存在教育機會上的社會差距

報告顯示日本的「高等教育畢業生比例較高」。日本25~34歲年輕成人中的高等教育畢業生比例從2019年的62%增至2024年的66%,已成為OECD成員國中高等教育畢業率最高的5個國家之一。即便按照25~64歲的人群來看,該比例也達到了57%,在OECD成員國中屬於最高水平(OECD平均水平為42%)。另一方面,報告也顯示了日本接受過高等教育者與未接受者之間的社會差距。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成人(25~34歲),有72%獲得了高等教育畢業的資格,而在父母為高中畢業或高中畢業後畢業於非高等教育機構的情況下,這一比例僅為43%,二者在接受教育的機會上存在較大的社會差距。此類差距體現了教育不平等會代際延續的現實,雖然並非日本特有,但父母學歷差異導致的上述兩組人群的差距達29個百分點,超過了OECD平均的25個百分點,這一現象引起了《教育概覽2025年版》的關注。

title

(引自OECD《教育概覽2025年版》國別註釋《圖表解讀教育2025:日本》)

留學生與外國學生數量明顯落後

日本正在推進「2033年接收40萬名外國留學生、向海外輸送50萬名日本學生」的舉措。《教育概覽2025年版》在介紹了日本現狀之後,也指出了嚴峻的現實:高等教育階段的留學生在OECD整體範圍內持續增加。留學生或外國學生佔高等教育學生中的比例,2018年為6.0%,2023年升至7.4%。然而,日本的該比例僅為4.7%,是「少數未見增長的國家之一」。

另一方面,關於留學,報告也有如下表述:「部分國家會在國立及公立教育機構的碩士課程中,向外國學生收取高額的學費,但日本未這樣做。日本碩士課程的外國學生年均學費為5,647美元,與本國學生的學費一樣。」關於留學生或外國學生,英國高等教育評估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8月發佈的《QS最佳留學城市2026》中還指出:全球海外留學生活舒適度的城市排名為,首爾第一,東京緊隨其後排名第二。東京排名靠前的原因在於,其在就業機會(城市年輕人的就業狀況和僱主對市內大學畢業生的評價)以及學費、生活費等留學生活所需費用方面獲得了高度評價。

STEM領域人氣不旺

《教育概覽2025年版》還揭示瞭如下狀況:在OECD整體範圍內,本科階段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專業領域是「自然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與「商學、管理學、法學」,兩者各佔本科畢業生的23%;「藝術、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新聞學、資訊學」領域以22%的佔比緊隨其後。而在日本,STEM領域本科畢業生佔比為20%,低於「商學、管理學、法學」領域的26%和「藝術、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新聞學、資訊學」領域的31%。

報告指出,即便在博士階段,STEM領域在大多數國家仍是最受歡迎的研究領域,而日本是少數幾個「博士生中人數最多的群體就讀於醫療與福利領域」的國家之一。從OECD各國的平均來看,博士在讀生中攻讀醫療與福利領域的比例為17%,而日本的博士畢業生有41%攻讀醫療與福利領域,呈現出較大偏重。

在博士課程方面,日本國內近年對升學者的能力和數量產生了危機意識,這在自然科學研究者中尤為強烈。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於5月發佈的《有關科學技術狀況的綜合意識調查》報告書顯示,針對「具備理想能力、以攻讀博士課程為目標的人才數量是否充足」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一線從事研發工作的大學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的回答為最低等級的「顯著不足」。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網站】
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5
OECD「教育概覽2025」國別註釋「圖表解讀教育2025:日本

【相關報導】
2025年08月27日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首爾奪冠,東京第2、京都第18
2025年08月25日 【NISTEP調查】日本科技實力下滑未見改善,除專利外各項數據不容樂觀
2025年06月12日 【OECD報告】日本15歲學生的數字設備使用時長排名在OECD國家中墊底
2025年06月25日 【NISTEP調查】日本攻讀博士的學生能力下降,研究人員與管理者的危機感深刻
2024年09月27日 經合組織《教育概覽》:日本學前及高等教育費用的家庭負擔較重
2023年05月25日 OECD司長為應用AI建言:「需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教育和入學考試」
2023年01月27日 面對自身競爭力的下降,日本期待加強科技人才的國際交流
2018年08月09日 經合組織建議日本強化終身學習,擴大對學前及高等教育的經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