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東大在讀博士告訴你,日本大學的科研環境怎麼樣

2019年06月27日 留學生活

6月19日,QS (Quacquarelli Symonds)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佈。日本共有41所大學獲得排名。10所大學進入TOP200。東京大學位列第22位,較上一年度,名次提升一位。京都大學位列33名,排名提升二位。

儘管在本次排名中,代表日本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東大和京大,名次均有所提升,但日本大學整體進步卻並不明顯。在獲得QS排名的41所大學中,有24所名次出現下滑。QS調查部長Sowter分析認爲:近十年來,雖然日本大學在招收留學生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用於研發的資金調撥能力卻停滯不前……

日本是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的家,迄今爲止,諾貝爾獲獎人數已達到27人。尤其是進入本世紀近十年,幾乎每年都有日本人獲獎。特別是在自然科學領域,可謂成果斐然。但相關專家學者指出,這些獲得諾貝爾獎的成績都是15年前的研究成果。

日本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2020(TOP200)

排名

大學名

22

東京大學

33

京都大學

58

東京工業大學

71

大阪大學

82

東北大學

115

名古屋大學

132

北海道大學

132

九州大學

196

早稻田大學

200

慶應義塾大學

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作成

日本大學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問題由來已久。根據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的統計,自2014年開始,來自政府的科研費投入便一直停滯不前。日本的國立大學,營運資金主要來自國家財政預算。加之,日本的大學沒有像美國私立大學那樣的校友捐助傳統,這讓大學資金來源相對單一。

大學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大學年輕學者待遇偏低、職業隊形變換不暢等問題、博士課程報考人數減量、論文引用數減量等等。爲此,日本文科省曾兩度修正2019年預算案,增加科研費的投入,對年輕學者及國際共同研究專案實施重點援助。

那麼,日本大學的科研環境究竟如何?博士生待遇是否有所改善?帶着這些問題,近日,我採訪了東京大學(以下簡稱東大)博士在讀的王宇晨同學。

早稻田大學外國留學生招考新趨勢

王宇晨擔當東京大學暑期科研專案(UTRIP)輔導員(在活動晚宴上)

翻看王宇晨的個人簡歷,堪稱「豪華」。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物理可用能系。在校期間曾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好學生殊榮,並獲得國家獎學金。2016年考入東京大學,碩博連讀。

天然的稟賦,加之個人努力,讓他讀了中日兩國最頂尖的大學。在歐美留學主流的背景下,按照一般人的思維,在北大本科畢業後選擇出國深造歐美一定是首選。但王宇晨卻偏偏選擇了日本,選擇了東京大學。「其實,當時也同時申請了美國的大學,也被多所美國藤校錄取。但取捨:權衡後,還是選了日本的東京大學。」

那麼,是什麼讓他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日本,乃至東大有什麼「魔力」吸引着他?

選擇日本,選擇東大的理由

按照王宇晨本人的說法,選擇日本主要有兩個終極因數。

首先是日本的科研體制。它不像美國大學那樣,學生一般從指導教授那裏拿錢。「在美國一般稱呼自己的指導教授爲‘boss’(老闆),冥冥中有種被僱用、充當勞動力的感覺。而日本則不同,學生通常不是從指導教授那裏拿錢,各種獎學金等一般來源於學校、政府還有企業財團等。這種體制讓日本的指導教授是真正訓練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王宇晨看來,自己的這份感受絕非先驗,間接得來的,而是透過切身感受得出的。「我在在北大讀大三的暑期,曾參加過東大的暑期夏令營。而對於日本科研體制的感受正是源自那次在東大短短6周的體驗。日本的指導教授是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他們是真正把我們當科學家來培養!」

其次是語言優勢。王宇晨告訴我,他從國中便開始學日語。問他當初學日語的動機,他不好意思地說:也談不上什麼終極因數,多半是‘跟風’,因爲當時班裏許多人都在學日語。當然,後來他們大多數人沒有堅持下來。而我堅持下來了。正是因爲當年「跟風」學日語以及後來的堅持,讓他在北大畢業時,在歐美還是日本之間做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東大有適合我的專業,選擇日本的話,語言是我的優勢!」

早稻田大學外國留學生招考新趨勢

參加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2018年尾牙,並透過壁報展示紐西蘭海嘯研究成果(華盛頓)

日本在接收留學生方面的優勢

在東大取得碩士學位後,王宇晨選擇了在本校繼續操作攻讀博士學位。現如今在日本已三年有餘,對日本也多了份瞭解。說到日本在接收留學生的優勢,他分享了自己的四點看法。

一是,政策上「不排外」。「其實,坊間有些傳言都是不真實的」。在他看來,日本在接納外國留學生方面,無論在福利還是在保險方面與他們本國國民都是別無二致。

二是,對於沒有獎學金的留學生,允許打工。「留學生打工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可以學會獨立,體驗職業體驗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還有就是可以深入瞭解日本社會。當然,前提上最好會日語,也就是在能力範疇内。」

三是,簽證方面,沒有對就讀「專業」嚴格的檢驗制度。比如有些西方國家對於外國留學生就讀某些所謂「敏感專業」,簽證時要做重點檢驗,但日本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對外國人一視同仁。

最後是良好的治安環境。「像現在美國各種治安問題,歐洲難民問題等,在一定程度上都給社會帶來不安神的因素。但在日本通常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半夜回家根本不用擔心。還有我丟的手機、錢包最終也都找回來了。安全,應該是日本留學最大的一個優勢。」

早稻田大學外國留學生招考新趨勢

赴智利學術交流,參觀太平洋沿岸海嘯保護林(塔爾卡瓦諾)

希望提高博士生待遇

從今年4月開始,王宇晨獲得了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DCI獎學金。雖然每月有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獎學金,但除去學費、生活費等基本支出外,幾乎所剩無幾。而按照相關規定,他是不能打工的。「日本給予博士生的待遇實在是太低了。」王宇晨說,此前他作爲訪問學者曾去南美洲智利做過爲期兩週的訪問。「歐美各國自不必說,日本給博士生的待遇甚至不如智利。而智利是發展中國家,整體物價比日本低得多。」在王宇晨看來,日本要吸引優秀的外國高端研究人才,除了科研環境,還必須有好的待遇。「國家獎學金,除去學習生活援助的意義外,還有一層含義,那便是獎學金的象徵性,也就是一個國家對高端優秀人才的重視程度。」

在日本已三年有餘的王宇晨,就如何看待外國人「融入」問題,態度明瞭:多一顆包容之心,不強求「融入」,大家一起努力,和睦相處。「即使你在日本待的再久,畢竟不是日本人,有些‘意境’還是無法理解。比如中國人之間常說‘你懂的’,之後便戛然而止——傳遞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但作爲外國人,肯定是不會理解的。」

早稻田大學外國留學生招考新趨勢

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訪問學者在赴靜岡考察的火車上交談

註解:
※ 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專案,旨在培養青年學術人才,主要面向在日本大學從事研究的博士生和博士後。該專案爲入選者提供每月20萬日元的獎學金,以及每年最大100萬日元的研究經費。

供稿 陳小牧
圖片:王宇晨提供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