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農業勞動力嚴重短缺,一邊是擁有強烈勞動意願的殘障人士。如果將兩方有效結合起來,無疑會一拍即合。
最近,日本正在大力推進的「農福連攜」政策,致力於擴大農業領域的殘障人士僱傭,引發海内外的高度關注。農,指的是農業;福,指的是福祉、福利。
如今,日本農民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7歲,老齡化非常嚴重。由於後繼無人,日本拋荒的耕地也越來越多。其實,在日本的殘障人士中,很多都希望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雖然日本企業僱傭的殘障人士在不斷增加,但是約940萬殘障人士中,目前只有80萬人擁有固定工作,而且大多是工資較低的工作。如果「農福連攜」能夠得到大規模普及,不僅殘障人士的福利待遇能夠得到提升,農業也能夠獲得更多支撐。
當然,肯定有人會產生疑問,「殘障人士能夠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嗎」。首先,日本農業的自動化程度很高,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傳統運作方式。而且,農業有各種各樣的分工。比如有認知疾患但是身體沒有問題的殘障人士,可以從事野外作業;身體有障礙的殘障人士則可以從事產品檢驗等工作,各司其職。
目前,「農福連攜」的租賃農地,主要由日本殘障人士就業支援機構負責。今後一般的日本農業團體及農戶也有望參與其中,以擴大事業規模。可喜的是,部分地區的嘗試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靜岡縣浜松市的農業團體「京丸園」,從1997年開始僱傭殘障人士。現在該團體四分之一的從業人員是殘障人士,而且能順利完成多種農業工作。「京丸園」不斷細分工作流程,導入方便操作的器械,去年的營收已經比僱傭殘障人士前增長了5倍以上。
與此同時,殘障人士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日本媒體的調查顯示,參與農業的殘障人士中,有7成在過去5年間增加了收入。日本政府也成立了跨部門的「農福連攜推進會議」,彙總了推廣「農福連攜」的各種具體對策。其中包括設置諮詢視窗、製作詳細的操作手冊等。
對於「農福連攜」,日本並沒有以經濟效益爲主,而是將重心放在了殘障人士的安全與待遇上。爲了防止各種傷害事故的發生,日本大力普及對應殘障人士的各種知識,還在農業領域加快培育服務殘障人士的專業人才。
另一方面,殘障人士也對從事農業生產有着不安。爲此,日本針對殘障人士的不同身心情況,將農業生產切分爲各種細流程,讓殘障人士最方便地完成工作。而且,爲了防止僱傭殘障人士的農業機構進行壓榨,日本還計劃建立檢查制度,定期對殘障人士的福利待遇進行排查,確保其勞動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作爲一項剛剛起步的創新性探索,今後,日本的「農福連攜」可能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只要始終保持造福殘障人士的初心,相信日本的「農福連攜」就會隊形變換得越來越好。
供稿 蔣豐
編輯修改・照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