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於東京都職住分離政策下的京濱島
東京都大田區的臨海地區有一個名爲「京濱島」的人工島,位於羽田機場西北側的東京灣上,總佔地面積爲103.3公頃,地名爲京濱六區。
大田區臨海地區從1967年建成平和島和昭和島兩個人工島開始,1974年又建成了京濱島,然後是城南島,並建造了羽田機場海上設施。整個地區成爲以基礎技術產業爲中心的製造業聚集地,並整合毗鄰羽田機場和東京港的地理位置優勢,發揮出了業務流通基地的功能。
照片中央部分爲京濱島(照片:東京都京濱島工業園區區合作聯盟工會)
整個島内均被指定爲工業專用地,分爲三個板塊。沿東京灣沿岸道路的第一大街主要是倉庫和物流設施。第二大街聚集了185家從事機械金屬加工等的中小型工廠和15家合作社,構成了京濱島工業園區區。這裏的企業少有從事產品設計和終端機產品製造的,大部分都是利用基礎技術承接大企業的零部件外包加工業務。第三大街主要有集裝箱船席、倉庫和大田廢棄物處理廠等。
在1965年~1974年前後,大田區的工業大都由中小規模和零細加工工廠構成,主要承接大企業的外包工作。工作地和居住地一體化,「從起牀到睡前」可以一直工作,充分確保了交貨速度和精度。
但另一方面,噪音和振動等公害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東京都1964年就制定方針逐步將工廠轉移到填海地區。
1971年制定了「都民免受公害污染保存計劃」。透過「京濱六區公害工廠集體搬遷專案」,把在職住混合地區的噪音和振動公害類工廠集體搬到了京濱島。因爲京濱島純粹爲了工廠營運而建早的,該地區只有一人居住。
京濱島從2017年開始舉辦名爲「鐵工島節」的音樂藝術節。2019年11月3日舉辦了第三屆。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一下「鐵工島節」的情況,並嘗試感受一下工廠雲集的人工島的創造力。
藝術工廠「BUCKLE KÔBÔ」催生鐵工島節
從建島背景也可以看出,京濱島一度聚集滿了中小型製造工廠。但隨着時代的變遷,工廠相繼關閉,原工廠廢址變成了廢棄物處理場或回收利用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寺田倉庫(東京都品川區,董事長:寺田航平)從須田鐵工所租借了部分工廠,於2016年成立了「BUCKLE KÔBÔ」。
由於是工廠聚集地,對噪音和明火的侷限比較少,因此作爲創作場所受到了藝術家們的熱捧。作爲開放式藝術工廠,兩層廠房的一樓是可以進行各種加工作業的開放式空間,二樓是辦公室及藝術家的生活創作空間。另外,還與世界各國的集體創意空間合作,試圖將其打造成東京的創意中心。
BUCKLE KÔBÔ的誕生促成了鐵工島節。第一屆鐵工島節於2017年9月30日至10月1日舉辦,以須田鐵工所和BUCKLE KÔBÔ爲中心,約共有2000人參加。
著名現代美術藝術家會田誠作爲畫材顧問參加了第一屆鐵工島節,音樂家石野卓球(電氣魔軌樂團)、七尾旅人和TRI4TH等進行了表演。另外,漫畫家根本敬展出了大作《新格爾尼卡》(與巴勃羅·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尺寸相同)(僅10月1日展示一天)。另外放映了冢本晉也導演的《鐵男》等分別以「鐵」、「島」和「動」爲主題的3部電影作品,吸引了不少參加者。
根本敬的《新格爾尼卡》(照片取自:根本敬格爾尼卡計劃Twitter)
第二屆音樂藝術節於2018年11月4日在四個會場(須田鐵工所、酒井不鏽鋼第二工廠、北嶋絞製作所和BUCKLE KÔBÔ)舉辦。
設計師中裏周子的NEWPARADISE工作室負責視覺概念創作,以「外星人的交流」爲主題表現了與不同人之間的交流。
鐵工島節2018視覺概念圖(提供:NEWPARADISE)
第三屆在京濱島的10個會場舉辦
第三屆於2019年11月3日在10個會場(畠山鐵工所、光機械製作所、BUCKLE KÔBÔ、清新工業所、須田鐵工所、MUSO工業第一工廠、西商店、Yebisu興運、北島絞製作所、池田印刷)舉辦。
視覺概念由戶田悠理負責,角色編輯由平田尚也負責。藝術策劃方面,以BUCKLE KÔBÔ爲基地開展活動的SIDE CORE展示了「LEGAL SHUTTER TOKYO」、因以公共空間爲中心開展大型專案而聞名遐邇的西野達進行了野外展示、以團隊創作風格持續發表作品的劇團快快進行了表演、以第56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日本館策展人中野仁詞藏品作了影像裝置藝術展等。
鐵工島節2019視覺概念圖(圖片出自:戶田悠理Twitter)
參加本屆鐵工島節的音樂家除了從第一屆開始堅持參演的石野卓球外,還有初次亮相鐵工島節的mouse on the keys、FNCY、chelmico及橫田信一郎等。
筆者也用一整天的時間遊覽了鐵工島節。很多年輕人都來到這座平時是工廠聚集地的島嶼上尋找與自己喜歡的音樂家和藝術家偶遇的機會。筆者以前爲了採訪工廠曾多次來京濱島,但看到這樣的場景還是第一次。
大量年輕人聚集到京濱島的工廠 (照片:筆者拍攝)
筆者在接待處登記後先去了須田鐵工所。在工廠一隅看到一位穿着工作服坐在那裏「擼貓」的男性。他竟然就是須田鐵工所(冷暖氣設備工程、冷凍冷藏設備工程、空調設備工程)的CEO須田真輝。
須田鐵工所CEO須田真輝 (照片:筆者拍攝)
須田是舉辦鐵工島節的主要人物之一,從第一屆開始就擔任執行委員長。他負責在京濱島工廠與藝術家們之間牽線搭橋。但本人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咄咄逼人的氣場,給人一種悠然自得的感覺。
筆者稱讚說:「第一次看到京濱島上有這麼多年輕人。真了不起啊!」,須田社長回答說:「每年規模都在壯大。很多人問我‘下屆如何舉辦?’,但我覺得跟思考下屆的事相比,還是現讓大家瞭解現在的京濱島更重要。」
須田社長邊擼貓邊繼續操作回答說:「希望以後有一些不僅是年輕人,老年人也能欣賞的内容,比如鄉村音樂(演出)等」。
須田社長的父親是最先進入京濱島設廠的,須田鐵工所是入駐京濱島的第一家企業。在此之前一直在蒲田經營工廠。這家見證了京濱島45年曆史的工廠,還在繼續操作見證京濱島的現在和未來。
FNCY在須田鐵工所的演出(照片:柏良光拍攝)
在島上四處遊走,會看到各種演出和作品,全都充滿個性且風格迥異。日本1980年代曾廣爲流行過「竹筍族」現象,一羣年輕人聚集到原宿進行獨特的街頭表演。鐵工島節上筆者就遇到了身着奇特成衣邊跳邊走的「Kekenoko族」。
Kekenoko族的表演 (照片:筆者拍攝)
祈禱新翼飛向和平與未來
接下來想爲大家介紹筆者感興趣的展示,即「零戰風機~翼專案」。京濱島離羽田機場非常近,飛機不時從頭上飛過。在鐵工島節上,飛機的轟鳴聲似乎也變成了一種和諧的音效。在這樣的氛圍下,筆者被「翼專案」的名稱吸引。
這件作品是鈴木椋大和鈴木智子母子組成的「Reel-to-Reel」構思出來的。
鈴木椋大在推特上看到了「轉讓」三菱公司1950年代初期製造的風扇的帖子,下面還配了風扇的圖片。日本在二戰(1939~1945年)後製造了大量的三菱風扇。鈴木椋大覺得那是日本戰敗後,曾經製造零式艦載戰鬥機的工匠們爲祈禱重建而製造的,所以立即聯繫發帖人,表示自己「想要」。
鈴木椋大請大田區的現代工匠製作了代表當時核心技術之一的零式艦載戰鬥機的螺旋槳原型,更換了舊風扇的葉片,並在本屆鐵工島節上進行了展示。這是一種「可變間距螺旋槳三片式葉片」。另外,參觀的人還還折了很多飽含各自心願的紙飛機擺在風扇周圍。
今後,爲了將採用超杜拉鋁的可變間距螺旋槳與風扇結爲一體,打算以大田區爲主,與工匠們討論製造事宜,並籌集資金,預定2019年12月進行衆籌。
筆者在這颱風扇前爲和平做了祈禱之後,離開了展示會場。
鈴木母子「Reel-to-Reel」(照片:EGACOH LLC拍攝)
「零戰風機~翼專案」的展示(照片:EGACOH LLC拍攝)
之後筆者去了設計加工製作試片、試驗夾具及實驗裝置的MUSO工業第一工廠。該公司的代表董事尾針徹治就在工廠的接待處附近。「爲了透過藝術和音樂讓京濱島發生新的化學反應」,尾針擔任了本屆鐵工島節的副執行委員長。他只有30多歲,是第二代經營者。
筆者在這座工廠裏觀看了橫田信一郎的演出。橫田是設計汽車定製零件和賽車部件的Night Pager公司的代表董事。他既是街道工廠的現任社長,同時還一直在以音樂家的身分開展活動。2019年6月發行了專輯《I know you like it》,10月發行了兩張黑膠唱片《Ultimate Yokota》。
橫田的現場演除氣氛非常熱烈,觀衆們踏着音樂輕快的節奏快樂起舞。
MUSO工業第一工廠的演出會場以及結束演出後的橫田信一郎(照片:筆者拍攝)
演出結束後,橫田說:「大約演唱了25首30年前創作的作品。非常高興能在大田區家門口的活動上演出。」
筆者在鐵工島節會場的音樂、光影和色彩的沐浴下,度過了愉快的一天。藝術元素與工廠的外觀、氣味和製造的產品等具有很高的親和度,身處其中被一種神祕的感覺所包圍,讓現實與非現實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工廠聚集地會變成音樂和藝術的觸媒,催生出新的「產物」。期待未來京濱島能成爲創造之島。
文 奧山 睦(Mutsumi Okuyama)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參考資料>
京濱島工業園區區
東京都京濱島工業園區區合作聯盟工會facebook首頁
BUCKLE KÔBÔ
根本敬格爾尼卡計劃推特首頁
寺田倉庫
鐵工島節2019
鐵工島節2018
戶田悠理推特
零戰風機~翼專案
MUSO工業公司
Night P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