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強化頂級科研人員之間的國際交流網路,其中將把博士後和博士生作爲優秀科研人員,幫助他們進行國際交流,提升他們的職業經歷。文部科學省將在科研經費補助專案中設立一項不同於傳統科研費的新舉措——設立「國際先導研究」(暫定名)專案。計劃在7年(最長10年)内從該專案中支出最高5億日元的補貼,以支援頂級研究團隊的研究,同時支援博士後和博士生的長期海外派遣及獨立創業。如果預算申請能全額獲批,該專案大約可以支援15個研究課題。
文部科學省(圖片由科學新聞提供)
由於新冠疫情侷限了全球人員的流動,對國際聯合研究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是短期研究留學,考慮到入境時隔離所花時間(約2周),可以透過線上會議等方式代替,但2~3年需要共同度過研究生活,建立信任關係的長期留學或研究,是無法透過線上等方式建立的。文科省的資料顯示,去年各大學派往海外的中長期科研人員的數量大幅減量,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左右。另外,儘管很多科研人員都意識到了長期派遣年輕科研人員出國的重要性,但僅靠普通的科研經費,很難長期派遣博士後等。
這種狀態持續的話,日本的頂級科研人員此前建立起來的國際交流網路可能會逐漸被削弱。基於這種危機感而設立的就是「國際先導研究」專案。它將在頂級科研人員建立的國際交流網路中,支援博士後和博士生到海外有實力的研究室積累研究經驗,幫助他們擧升爲新一代優秀科研人員。
專案的申請的要求是,3年内發表過排名前10%的論文,並擔任過國際聯合專案的代表等——只有這種活躍的頂級科研人員才能申請。另外,需要以頂級科研人員爲中心組建20~40人的研究團隊,其中80%爲博士後和博士生爲必要條件。
博士後和博士生會被派到國際聯合研究對方的團隊進行長期交流(2~3年)。除此之外,還會在研究費之外另行提供培養年輕科研人員的經費,並在第一年度根據博士後和博士生的人數提供研究環境維護費,如果博士後和博士生被終身聘用,還會額外再支援數百萬日元的研究費。另外,博士後可以在專案主管的同意下自行設定研究課題,並在指導教授的支援下開展研究。
國際先導研究與以往的國際聯合研究的主要區別在於,不僅有研究代表和研究分擔者,還會明確協助研究的博士後和博士生在研究計劃中的作用,對如何培養他們進行整體的設計。例如,在研究計劃調查書中要記錄諸如A博士後在B大學發揮了什麼作用等内容。在傳統的科研費中,博士後和博士生也會實際致力於研究,但國際先導研究將透過使其視覺化來明確人才培養。
另外,申請是以資金共用爲前提的,因此需要與聯合研究夥伴達成一定的協議。比如,聯合研究夥伴B大學也必須提交一份LOI(Letter of Intent,意向書)。但是,關於資金分配比例以及由誰承擔接收的研究員的住宿費用等問題,則由聯合研究夥伴之間靈活決定。
該計劃預定明年年初開始進行公開徵集。因爲需要提交LOI,徵集時間會比較長。另外,還會有外籍檢驗員參加檢驗。這是因爲,如果是頂級科研人員,自然會被相同領域的海外優秀科研人員所瞭解,但另一方面,如果研究過於小衆而不被國外所知,那麼本身就不會出現國際合作研究的事態。所以,國際先導研究還被定位爲檢驗國際化的先驅。
將成爲打破現狀的引爆劑
日本「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實施的調查顯示,由高級科研人員和初級科研人員(博士後和博士生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產出了更多排名前10%的論文。此外,Web of Science的論文分析顯示,就各領域的論文被引次數排名全球前250名的頂級科研人員中的128名日本人來看,74.4%有海外工作經驗(佔日本所有科研人員的8.9%),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前到海外工作的。另一方面,幾乎所有開展國際聯合研究的科研人員都希望向對方的研究團隊派遣人才,但實際上並無法進行中長期的海外派遣(每個開展國際聯合研究的研究室向海外派遣6個月以上的人員數量平均爲博士後0.1人,博士生0.1人)。另外,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海外派遣進一步減量,在地理位置上距離歐美遙遠的日本的存在感正在逐漸下降。希望「國際先導研究」能成爲打破現狀的引爆劑。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