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政府每年將為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提供數百億日元,已啟動10萬億日元基金

2022年02月15日 科學・技術獎

2022年1月19日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CSTI)「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專門調查會」制定出了10萬億日元基金支援大學的篩選方針等制度設計最終草案。另外,内閣府還整理並報告了對於不在基金支援的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暫稱)之列的、地區核心和特色研究型大學的綜合振興方案。上述政策將在2月舉行的CSTI全體會議上正式決定。文部科學省預定向本屆國會提交有關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的制度制定和放寬制度監管的相關法案。

title

預計從2024年起,10萬億日元基金每年將獲得約3000億日元的運營收益,其中200億日元用於支援日本全國的博士生,剩餘運營收益用於支援國際卓越研究型大學,每所入選大學可獲得數百億日元。根據最終草案,將率先篩選出幾所大學,然後再分階段逐漸增加支援的大學。

草案中提出了篩選支援大學的3個條件。第一,擁有跨學科的博士課程,培養優秀博士人才,同時通過可以讓年輕研究人員在獨立的環境中充分開展研究的環境,持續創造和培育新的學術領域,從而成長為受世界矚目的大學。第二,確保國内外的年輕研究人員強烈希望「在這裏做研究」的多樣性,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研究環境供研究人員大展身手。第三,包括培養企業家和廣泛活躍於產業界的博士人才、通過作為新興技術源泉的知識創造形成新的增長領域、為解決碳中和及數字化轉型(DX)等全球課題做貢獻在内,制定旨在向新一代社會結構轉型的大膽願景,在堅持與社會各界對話的同時開展活動。

各大學需要展示實現這3個條件的戰略和願景,聽取CSTI的評估意見後交由文部科學大臣批准。

通過導入各種外部資金,並將這些資金投入到研究和培養年輕研究人員等並非直接創造社會價值的基礎研究領域以便產生良性循環,實現每年3%的業務成長,擴充大學獨立基金來強化大學的財政基礎。作為管理體制,認證條件還包括設置大學的決策機構理事會(Governing Board)、大學校長、教務長(Provost)、首席財務官(CFO)和監事。基金的撥款額度取決於大學學部在過去獲得的資金業績和針對大學基金的出資額等。

CSTI專家議員橋本和仁表示:「CSTI負責在大學和政府之間斡旋,通過對大學進行鼓勵,和接受政府的嚴厲意見來引導項目走向成功。」

另一方面,綜合振興方案將從強化大學自身的措施、強化連接機制和促進大學在地區社會的活躍3個角度,為地區的核心大學和在特定領域有優勢的大學提供支援。2022年度的預算案中計入了462億日元的相關預算(2021年度的補充預算計入173億日元)。

在強化大學自身的基礎措施的同時,還要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與文部科學省以外的各機構的項目合作並利用特區等,綜合振興方案中提出了旨在利用各種政策的措施。

作為農業領域的示範案例,將通過地區振興人才項目培養引領地區發展的人才,通過先進的材料研究基礎設施建立戰略性收集和利用高品質數據的系統,還將利用支援形成共創場所的項目建立社會應用體制。此外,還將通過地區核心大學創新創造環境的強化項目加強校内的地區合作體制,通過戰略性開發和改良智慧農業技術等(民間企業申請)開發和改良農業相關技術。為啟動地區緊密結模具組裝項目,將利用當地1000項目(地方政府申請)。為利用大學擁有的土地等加速民營企業的研究成果投入實際應用,還將申請特區。

綜合振興方案提出了針對大學的各種支援菜單,同時還指出,將通過推進各機構之間的資訊共享和配套支援提供無縫支援。另外還將推進地區内的產學官網路構建和網路間的合作等。

旨在成為為解決全球性課題做貢獻的地區核心大學的北海道大學校長寶金清博在校内成立了社會和地區創發本部,從不同層面推進了與地區的合作,他指出:「地方政府的體制不健全。即使是北海道政府,與大學對接的窗口也只有一個負責產學官合作的人員」。科學技術擔當大臣小林鷹之表示:「研究綜合振興方案的工作群組裏還有總務省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門。政策執行情況根據負責人的積極性存在差異,因此政府將儘可能多地進行援助。」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