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文部科學省NISTEP評選出10位有望大展身手的青年科研人員

2022年03月25日 科學・技術獎

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以今後有望大展身手的30~40多歲的青年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爲40歲)爲中心,評選出了10位「Nice Step Researchers」研究人員。這10名入選者來自生命演化和物質相關的先端基礎研究領域、把資訊學技術應用於人文科學領域、以及利用大型電腦進行大規模災害類比等與現代社會課題密接相關的多個領域,除了本身研究出衆外,還以各種形式向國内外廣泛輸出了研究成果。

title

入選者及相關人員拜訪文部科學大臣末松(前排右起第三人)

◇井上寬康(46歲):兵庫縣立大學研究生院資訊科學研究科副教授、JST先驅科研人、理化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井上的研究着眼於供應鏈和創新出現時人與企業之間的知識傳播等社會和經濟要素之間的關係,透過把「京」和「富嶽」等超算的類比結果、網路科學與社會科學相融合進行研究,以便理解產品供應中斷的程序。由此能夠進一步理解僅考觀察個人和企業無法解釋的現象,可以在考量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的社會和經濟複雜性的同時,進行了電腦模擬。

◇井町寬之(46歲):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超先銳研究開發部門主任研究員
◇延優(33歲):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生命工學領域生物程序研究部門主任研究員

井町和延優在10多年的時間裏,從載人飽和地下水調查船「新海6500」採集的深海沈積物中成功獲得了被認爲與真核生物的誕生有關的阿斯加德古菌純培養菌株,這在全球尚屬首次。兩人根據培養菌株的特徵和基因體資訊,提出了真核生物誕生的新學說「E3模式」。E3模式指出約27億年前地球上氧氣增加時,古菌會對有毒的氧氣進行解毒,與作爲粒線體祖先的細菌共生,之後將粒線體的祖先吸收到細胞内完成了一體化,最初的真核生物細胞由此誕生。該學說的預印本一公開便引起了巨大反響,雖然還未在《自然》上發表,就被《科學》期刊評選爲2019年度的突破性成果之一,被視爲本世紀最大的發現之一。

◇後藤真(45歲):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副教授、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副教授

後藤專門研究「正倉院」文書等日本古代史,開創了將資訊學的手法應用於人文學的人文資訊學領域(數位人文學)。利用電腦爲詳細分類的人文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透過在應用資訊科技的同時與地方的非專業人士合作,創造了新的歷史文化知識,爲開拓公共歷史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爲構建以人文資訊學爲基礎的綜合知識做出貢獻的重要人物。

◇作道直幸(38歲):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生物工程專業特任講師

作道連續揭示了橡膠和凝膠等軟物質所遵循的物理定律,明確了60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引起輪胎等工業上廣泛使用的橡膠發生高速破裂的「速度豎鍛」的機制。另外,關於果凍和豆腐等食品的柔然行、軟性隱形眼鏡和止血劑等醫療材料中使用的凝膠的柔軟性,發現了推翻近一百年來所相信的「負能量彈性」定論,發現了有關凝膠保水力力的新的物理定律。

◇曾我昌史(33歲):東京大學研究生院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副教授

曾我致力於透過理解「人與自然」的構造、動態特性和作用,來解決現代社會存在的各種社會課題。曾我不僅在其專業的生態學領域,還結合多種研究方法和想法展開了跨學科研究,取得了很多獨創性的成果。還有多篇論文入選爲科睿唯安認證的高被引論文。

◇野田口理孝(41歲):名古屋大學生物功能開發利用研究中心副教授、GRA&GREEN公司(名古屋大學校辦初創企業)董事

野田口在多年的植物嫁接研究中,發現菸草屬植物的組織可以嫁接到其他科的植物上。爲探索其應用,與作爲農業資源利用的各種植物進行了嫁接試驗,發現幾乎所有植物都可以與菸草屬植物嫁接。該成果被認爲有助於直接提高農業技術的效率和水平及促進新品種開發等,獲得了高度評價。

◇登大遊(37歲):資訊處理推進機構產業網路安全中心網路技術研究室室長、SoftEther公司代表董事、NTT東日本公司特殊局成員、築波大學產官學共創策劃人(產學合作教授)

登大遊以學生時代開發的VPN軟體爲核心,推進了通訊相關系統的構築和社會應用。例如,針對新冠疫情,與NTT東日本共同構建了存在傳染風險時可以在不通勤的情況下正常開展業務活動的、以VPN通訊等爲主體的精簡型遠程辦公系統,已開始大規模穩定運行。另外,還打算推進開源化等。

◇畑中美穗(38歲):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部化學科副教授

畑中着眼於決定稀土化合物發光特性的4f軌道的性質,開發了利用這種性質的近似計算方法「能量轉移法」,首次使稀土化合物失活程序中的結構變化和能量變化的計算成爲可能。利用這種方法,明確了強發光體以及發光顏色隨着溫度變化的感測器等多種稀土發光材料的功能表達機制,還根據明確的機制,成功設計出了新的發光材料。

◇樋口Yuriko(47歲):京都大學研究生院藥學研究科副教授

樋口開發了可以僅在所需時間在活體內所需位置發揮藥物冶癒效果的遞藥系統。最近還開發了將細胞作爲冶癒藥物,在細胞膜上透過人工手段統一與特定蛋白質(抗原)結合的低分子抗體方向修飾方法。利用該方法在具有抗炎作用和免疫調節作用的間充質幹細胞(MSC)上修飾低分子抗體後,透過與發炎血管內皮大量表達的抗原結合,成功地在類比血流的流速下將MSC選擇性地粘附到了發炎血管內皮細胞上。另外,透過在細胞膜上修飾不與生物分子發生反應的官能基,還成功地在體外將多種細胞如願固定到了玻璃上。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