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座談會】日本與亞太地區的科技合作展望(上)

2022年03月25日 科學・技術獎
title

照片左起:角南篤、松尾泰樹、松本洋一郎、白石隆

<與會者>

 松尾泰樹:日本内閣府科學技術與創新推進事務局局長

 松本洋一郎:日本外務省外務大臣科技顧問(外務省參贊)

 白石隆: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亞太綜合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

 角南篤: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亞太綜合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時間>

 2022年1月13日(週四)

<地點>

 霞山會館

<前言>

當今全球的科學技術與創新所面臨的世界環境已經發生了鉅變,其中快速隊形變換的亞太地區的動向對日本尤爲重要。爲在亞太地區構築起支援日本科學技術合作的基礎而於2021年4月設置的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亞太綜合研究中心(APRC:Asia and Pacific Research Center)」也即將迎來成立一週年,在此之際,特舉辦了本次「亞太地區的科學技術與創新展望」主題座談會。

<正文>

角南:亞太地區的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松尾:先端研究的實用化是日本的課題

角南(主持人):我是APRC的角南,擔任今天座談會的主持人,請多關照。APRC作爲智庫,以調查研究、入口網站傳播資訊、舉辦研究會等促進交流的活動爲三大業務支柱,擴大和深化日本與亞太地區在科技領域的合作,爲日本的創新奠定基礎。

當今全球科學技術與創新所面臨的世界環境已經發生了鉅變,亞太地區的國際合作對日本的科學技術與創新也開始產生較大的影響。

所以想有請今天出席座談會的各位,從日本應該擁有怎樣的願景開始暢談。首先我們有請松尾先生。

松尾:「科學技術與創新推進事務局」對《科學技術基本法》進行了修訂,將創新和人文以及社會科學納入了科學技術的範疇,並於2021年4月起動了「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

由此,科學技術不僅僅只侷限於過去的自然科學,還包括人文和社會科學在内的地緣政治學,這一點改變非常重要,在這種地緣政治學的變化當中,科學技術與創新成爲了國家之間爭奪霸權的核心。尤其是先進的基礎研究及其成果的實用化更是成爲國家的重要課題。另外,最近2年以新冠疫情爲代表的傳染病全球大流行、國際恐怖主義、網路攻擊以及日益嚴重的大型天然災害等僅憑一國之力無法因應的課題不斷增加,跨國因應變得必不可少。

在這種情況下,佔世界人口約60%、GDP約40%的亞太地區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在新的「第6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中亞太地區也被定位爲重要地區。此前日本是技術先進國,但現在亞太地區的科技實力有了大幅提升,今後如何平等地進行交往將成爲重要課題。

松本:疫情大流行改變科技外交方針
白石:透過國際合作培養人才、促進人才環流很重要

角南:剛才松尾先生提到受新冠疫情影響,跨國合作將成爲一大主題,而且添加了地緣政治學的視角,科技不僅僅是交流,還必須擁有戰略性,與外交政策的聯動也會變得重要,請問松本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松本:正如您總結的那樣,科技外交變得越來越重要,將其作爲國際戰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關於這個問題,在座的白石主任於2014年就在外務省成立了「關於科技外交推進形態的有志者懇談會」並進行了討論。討論的結果是,要將科學技術作爲解決全球課題和開展外交的工具靈活應用,要強化今後與外交重要性較高的夥伴國/地區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關係,要在推進科技外交的同時積極支援日本企業進軍海外等。另外,會議還指出了強化人才培養合作,推進新一代網路構建,以及透過民間交流讓科技人才在外交活動中發揮作用的重要性。

進一步地從這個角度出發,還在外務省設置了外務大臣科技顧問一職,2020年由我接替了首任顧問岸輝雄先生(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名譽理事長),雖然剛上任就放大了新冠疫情,我們還是針對應如何轉換科技外交方針進行了反復討論。

例如,該如何思考科技與安全保障之間的聯繫?這是個非常重要的題目,我認爲光靠科技顧問無法給出答案,需要與各省廳合作,一體化推進。另外,在不久前舉辦的東京營養峰會上,還從地球健康(Planetary Health)的角度討論了在食物系統轉型中科學技術與創新應發揮的作用。此外還討論了數位技術和人工智慧(AI),必須朝着以數學爲基礎進行有效的資料收集和機器學習的方向努力的問題。另外,會議還討論了正是因爲具備優秀的科技實力才更應該推進科技外交,爲此日本應該制定怎樣的科技政策,應該重點隊形變換哪個領域,如何夯實基礎,以及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創新等問題。

討論得出的結論是,說到底還是對人才的投資最爲重要。日本存在一個人進入一個組織後一直待在那裏的傾向,但放眼世界會發現,有爲的人才會頻繁地行程於各處。這種國際標準的人才流動是不可缺少的,爲此,會議指出,建立促進人才環流的基地、赴海外開展國際聯合研究和構建交流網路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吸引海外優秀人才赴日並留住他們的環境,是極爲必要的,爲強化日本的存在感以及爲此而強化與相關國家和機構的合作至關重要。

角南:剛剛二位爲我們展示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下面請白石主任結合亞太地區的特點談談他的看法。

白石:文科省直轄的國立試驗研究機構——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分析的2000年和2010年Top 10%論文分佈圖中,中國進步之快常引發話題,其實印度和巴西也在擧升。估計到了2030年或2040尾牙發生更大的變化。

因此,我認爲需要從稍微長遠一點的角度來看待亞太地區的趨勢。到了2040年代,日本的經濟規模應該會在全球排名第四或第五的位置,與美國、中國和印度等的差距將會相當大。屆時,日本該如何在全球以及亞太地區推進國際合作呢?我認爲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就是松本先生提到的人才培養和人才環流非常重要。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其他國家政府的長期計劃中經常提到這個問題。我們APRC在人才培養和人才交流領域也應該考慮哪些是能夠相互協作的工作。

第二,與東南亞和印度的人們交談後深切感受到的是,組合4G和5G構建通訊系統和雲端系統後,伴隨着自動化的隊形變換,能源領域正推進碳中和研究,不過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既不想依賴已開發國家也不想依賴中國。那麼他們想怎麼做呢?他們認爲從一個系統中取出各種模組,然後混合成新系統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來,考慮到對科學研究的投資方法和與市場的距離,以及如何建造起自律的基礎,如何思考市場和國家的不同作用,如何根據這種關係進行投資,他們都有許多考量並來諮詢我們,較之於傳授給他們經驗,倒不如說是大家在共同學習該如何做,這對JST來說也有很大的意義。

松本:疫苗等基礎研究需要留出冗餘
角南:東南亞等對日本的研究寄予厚望

角南:幾位提示了一些重要的課題。接下來請松本先生介紹一下,面向後疫情時代,日本都有哪些作用是被人們所探討和期待的。

松本:目前跨黨派議員正在討論的是日本面臨的科技危機問題,重振科學技術實力是一大主題。

在此次的新冠疫情中,雖然日本也有推進利用傳訊RNA製造疫苗的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也有製造疫苗的某些行為,但最終未能快速製造出疫苗。

考慮到這種問題的風險管理,我們討論認爲,對於基礎研究而言,爲科研人員提供擁有冗餘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參照OODA(Observe-Orient-Decide-Act:觀察—調整—決策—行動)精神,疫苗研究需要按照情況對新的電腦病毒也能快速、靈活地因應,構築起當出現疫情大流行後能立即起動的系統。

另外,針對GX(綠色轉型)我認爲人類正面臨危機。不僅日本,歐洲也發生了大規模的洪災,美國則遭遇了強龍捲風造成的大範圍破壞。大半徑的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亟需予以因應。爲此,我們還討論了將類比並預測氣候變遷的研究作爲國家的基礎技術來推進的必要性。實際上,日本擁有可以準確進行氣象預測的技術和資源。結合數據和類比結果來改變參數對氣象預測非常重要,日本擁有這類技術,這是日本的強項,今後也會繼續操作強化,超越學術界與相關省廳的界限開展跨界合作很重要。(未完待續)

本文日文發表於《科學新聞》2022年3月25日刊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