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日前發行了一份標題爲《非受限燃燒產生的粒狀物動態調查與毒性評價2015~2017年度》的報告。
空氣中漂浮的粒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PM2.5)是主要的空氣污染物,會影響人體健康,必須設法降低。排放PM2.5及其成因物質的源頭多種多樣,對於其中的農業殘渣燃燒、也即「燒荒」,此前日本幾乎未做過統計,尚未掌握有關實際情況。
此次研究包括以下内容:透過觀測空氣中的PM2.5濃度並分析其成分,查清了實際情況和燒荒的影響;對空氣中的PM2.5以及透過小麥秸和稻秸燃燒實驗獲得的PM2.5的毒性進行了評估;根據燒荒件數的調查結果,構築了將氣象條件和收割時間考慮在内的「燒荒件數推算模式」;透過三維空氣品質類比,評估了燒荒對PM2.5的影響等。研究人員透過由模式推算的燒荒件數和PM2.5排放量實施了空氣品質類比,並與觀測結果進行定性整合,得到了燒荒對PM2.5的貢獻率。
結果發現,在燒荒件數較多的日子裏,PM2.5中的左轉葡聚糖(植物中的纖維素燃燒時生成的脫水糖)濃度升高,這一濃度與燒荒件數的波動存在相關。根據觀測結果推算,植物燃燒對PM2.5中的有機碳和黑碳的貢獻率分別爲19%和16%左右。這表明,燃燒小麥秸和稻秸生成的PM2.5的毒性與空氣中的PM2.5相同或更高。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不能忽視燒荒對空氣中的粒狀物濃度的影響,燃燒小麥秸和稻秸產生的懸浮微粒的毒性與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相同或更高。
該研究揭示了燒荒作爲PM2.5發生源頭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實施相關對策的重要性,同時還有助於研究保存空氣環境的綜合措施。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文發佈全文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