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2019年09月17日 能源環境

上接: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1)可燃垃圾篇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2)不燃垃圾、有害垃圾及資源垃圾篇

前面兩篇文章介紹了家庭垃圾的回收方法和可燃垃圾,以及不燃垃圾、有害垃圾和資源垃圾。這次為大家介紹大件垃圾的回收。

筆者採訪的千葉縣八千代市,裝入八千代市指定的20L垃圾袋中無法封緊袋口,或者是超出垃圾袋大小的垃圾屬於大件垃圾。大件垃圾不同於普通的可燃垃圾、不燃垃圾、有害垃圾及資源垃圾,不會定期進行回收。

大件垃圾的回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打電話術向專門的受理中心申請扔大垃圾,由工作人員到指定的場所進行回收,另一種是自己直接送到清掃中心。有些市町村還可以在網上申請。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1:八千代市規定的大件垃圾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2:請工作人員回收大件垃圾時需要在大垃圾上貼上處理券

打電話術申請時,要詳細告知對方是什麼類型的垃圾以及數量為多少等,並確認回收所需的金額、受理編號和回收時間。然後前往銷售大件垃圾處理券的店舖,購買指定金額的處理券(參考資料2)。體積較大或者較重的腳踏車、牀及家俱等物品的回收處理費用為每件600日元,其他物品為每件300日元。另外,直接送到清掃中心的話,無需購買處理券,而且處理費用也降至指定地點回收的一半。

從瓦斯爐、照明器具和微波爐等電器產品,到家俱、腳踏車、魚竿、行李箱及晾衣竿等生活用品都屬於大件垃圾。不過,根據法律的規定,也有些物品無法在清掃中心處理,比如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個人電腦及其他大件物品等。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3:委託回收大件垃圾時的費用(部分)

搬家等產生大量垃圾時,以及距離大件垃圾回收日還有很多天但著急處理垃圾時,可以選擇直接送到垃圾清掃中心。在東京都23區内,僅可燃垃圾清掃工廠就有21處左右。雖然因地點而異,但如果是市中心周邊的話,基本每個區或者市都有一處清掃設施。

八千代市的清掃中心,工作日裏直接送過去的大件垃圾數量每天平均為100件左右。此外每月都有一個週六也接收大件垃圾,週六一天收到的數量約達到450件。順便一提,筆者去採訪時也帶去了很多包括大件垃圾在内的垃圾,當天雖然是工作日,但據說收到了250件左右的大件垃圾。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4:直接將垃圾送到清掃中心時

大部分人都是用私家車將垃圾運到清掃中心,不過據說還有人騎著要丟棄的腳踏車馱著其他垃圾送過去。受理時,填寫完所需的文件後,會根據運來的垃圾種類得到具體的指示,比如「書籍請送到3號」(資料4參照)。工作人員對業務都非常熟練,即使女性單獨前往,也沒有特別不方便的地方,能順利拜託工作人員處理垃圾。

送到清掃中心的大件垃圾在大件垃圾處理設施中進行處理。處理大件垃圾時與處理不燃垃圾一樣,先分成可燃垃圾和鐵等資源垃圾。例如,腳踏車等要放到專門的場所。

家中有大件垃圾,無論是打電話術申請還是直接送到清掃中心都比較麻煩,但不能因為麻煩就非法丟棄。另外,在日本回收垃圾需要獲得特殊許可,雖然也有未經許可就回收廢品的業者,但把垃圾交給他們的話,他們可能並不會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處理,而是隻挑選能用作資源的部分,其他部件則隨便丟棄,因此處理垃圾當然也需要負責任地正確進行處理。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5:大件垃圾分類(左起依次為腳踏車、鐵類和可燃垃圾)

筆者分3次介紹了日本的垃圾處理方法和清掃中心。可燃垃圾、不燃垃圾、有害垃圾、資源垃圾、大件垃圾等不同類型的垃圾要按照要求分類,並購買專用垃圾袋,將垃圾裝到裏面再扔掉。作為垃圾扔掉之前要先將其清洗乾淨。這些事情對於之前沒有垃圾分類習慣的人來說,應該會覺得非常麻煩。扔個垃圾要花費這麼多的精力和時間,甚至還要花錢令人難以理解,在習慣之前,也許很難做到。

但是,筆者認為,花費這些精力、時間和金錢全都是為了保護有限的地球環境,讓我們愛惜地球資源。扔垃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每個人都努力堅持自己能做的事非常重要。這樣,應該能最大限度減少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地球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無論什麼都混到一起扔的話,「垃圾」就只是單純的「垃圾」,只會不斷增加。但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分類,進行回收再利用,「垃圾」則可以變身為有價值的「資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開始不習慣覺得麻煩的事情,通過有意識地去做也可以養成習慣。把垃圾作為垃圾扔掉之前,先想想這些垃圾能不能變成資源,希望每個人最後都能主動進行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地球。這樣的話,你的行為也許就會改變地球的運命。

日本中小城市的垃圾清掃(3)大件垃圾篇

資料6:罐、瓶、PET瓶等資源垃圾在回收點分類投放

文/照片 原田捷子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