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九州大學成果發布編譯整理而成
地球變暖對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從2020年開始正式生效,要求大幅削減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大氣污染情況非常嚴重,據估算,全球每年大約有700萬人死於大氣污染,但是人類活動排放的PM2.5的主要物質——硫酸鹽氣膠又對大氣有冷卻作用,所以PM2.5的存在對緩解溫室氣體造成的地球變暖有一定的效果。
日本九州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的竹村俊彥主任教授利用自己開發的計算氣溶膠(微顆粒)引起的氣候變化的軟體MIROC-SPRINTARS,預測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硫酸鹽氣膠的濃度降低而出現的氣溫上升情況,發現即使是相同的硫酸鹽氣膠濃度降幅,二氧化碳濃度越高,氣溫上升的幅度也就越大。這表明,在為減輕大氣污染而降低PM2.5濃度時,必須同時降低溫室氣體的濃度,否則會加速地球變暖。

圖:利用MIROC-SPRINTARS預測的將人類活動產生的硫酸鹽氣膠由目前的濃度降至零時的地面年均氣溫變化。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狀態下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硫酸鹽氣膠,會導致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氣溫大幅上升。
(左)將CO2濃度設定為2000年的水平
(右)將CO2濃度設定為CO2排放以目前的速度持續增加時2080年的水平
如下圖所示,PM2.5的主要物質硫酸鹽氣膠主要通過兩種機制為大氣降溫。本文作者自主開發的計算氣溶膠引起全球大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MIROC-SPRINTARS軟體,在二氧化碳濃度分別為2000年水平的369ppm和其2倍的738ppm兩種情況下,按照增加和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硫酸鹽氣膠的前驅物物質——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分析了氣溫變化。

SPRINTARS可以計算大氣中的各種氣溶膠從生成到移動、發生化學反應並沉降的一系列運輸過程,還可以計算氣溶膠引起的氣候變化。另外,很多新聞媒體還經常利用 SPRINTARS 來計算PM2.5的濃度變化情況。
論文資訊
題目:Return to different climate states by reducing sulphate aerosols under future CO2 concentrations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Springer Nature Publishing AG)
DOI:10.1038/s41598-020-78805-1
日語發布資料
編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